道家的思想比較深邃,其理論論述雖然沒有儒家多,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一般說來,道分為道家與道教兩個部分,道家思想是道教的哲學基礎,道教的道術實踐是根據道家的哲學思想衍生出來的。
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全真與正一兩派,全真派的龍門祖庭在北京的白云觀,正一派主要集中在江西龍虎山一帶。不過現在的道教給大家的感覺比較雜,一些算命、相面的,甚至搞招搖撞騙的都打著道教的牌子。例如現在的龍虎山,已混亂了許多年,那里有各種各樣的派別和各種各樣的玄虛。也不知這些名義上的道家是否為正統,但其中肯定有一些不法之徒在插科打諢。
但是,這些現象并不影響我們來探討正統的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尤其是在道教思想中,最核心的內容包括道與術兩個方面。以道統術,以術得道,是道家、道教思想發展演變的內在邏輯和根本動力。
何謂“道”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用四句話來形容道:
其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是沒有形狀的,但是它能夠生育大地。
其二:“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也沒有感情,不管人們是否高興,它仍然會使日月運轉,時問仍是1天24小時,日月的運行始終是周而復始。
其三:“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沒有名字,它能夠長養萬物。
其四:“不知其名,強名日道。”老子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最后只好勉強為它命名為道。
有趣的是,老子這種對“道”的解釋使一位宗教學者有了新的領悟,他認為“道”就是上帝。因為上帝同樣無形,而生育天地;上帝同樣無情,而運行日月;上帝同樣無名,而生養萬物;西方人也不知上帝其名,便強日上帝。他這樣來解釋“道”與上帝的關系,當然是一種趣談了。
“道”這個字本身也很有意思。右上角的兩點象征日月陰陽,因為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有陰有陽就會有下面的一橫,這個橫代表規律,規律是在陰陽的運動矛盾中發展的,人一定要在規律下活動,而且談“道”不能離開它本身,所以一橫的下面是個“自身”的“自”。最后的“走之”意思是“道”必須要行之。也就是說,“道”一定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地發展,在矛盾中不斷前進。
其實,簡單而言,“道”就是規律,如此而已。
道家的基本思想與代表人物
道家的思想有很多,也很深邃。其精髓為熱愛生命、崇尚自然、必須符合自然的規律;追求實證、性命雙修,既要修性也要修命。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有很多,但道教的傳播速度緩慢,因為它受到保守文化的影響很多修煉的方法秘不外傳,不為后人所知,因為道家中有一句話叫做:“道傳非人必遭天譴。”如果你傳道給一個壞人,那你可能會遭到上天的譴責。
在早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黃帝、老子與莊子。因此道家思想也被稱作“黃老之術”。后期的主要代表多為魏晉時期的煉丹家,還有人們所熟知的“八仙”等等。呂洞賓是“八仙”中最為有名的道家思想的代表者。
老子主要思想
道家思想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當屬老子,其主要思想包括四個方面(圖1)。
圖1老子的主要思想
“道法自然”的世界觀
“道法自然”是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規律,都是跟著自然來運行的。道就是規律,它有兩個特色:其一是獨立而不改,或者說是不以任何事物的意志為轉移;其二是周行而不殆,就是它周而復始地不斷運動,并且不會停止。所以,老子的思想中,就是要我們去找尋這些規律, 即使你不能明白,但仍要盡力盡量地去發現和發展這些規律。
“無私無欲”的道德觀
“無私無欲”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有太強的私念。主要是指道生天地,德育萬物。它不占為己有,不恃己功,不去主宰,這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品德,也是領導者的最高境界。具體而言:
首先,要待人寬厚,有自知之明。老子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我們了解他人是一種智慧,知道自己才叫做明智。如果我們勝得過他人,那是證明你比較有力量,但是自勝者才會更強,所以,向自己挑戰比向他人挑戰更加重要。清軍入關之前,努爾哈赤曾對多爾袞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做每一件事,或者打每一場仗之前,先要問一問是否能夠過自己這一關,如果連自己這一關都不能通過,那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所以,每一個人必須要先挑戰自己,然后再去挑戰他人。
其次,推己及人,處處為他人著想。換個立場,從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為他人著想,那么自然對方也會多為你著想。
最后。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在對立中追求統一。老子的思想中,有很多對立與矛盾要追求統一才會促進事物和諧發展的觀點。這與毛主席的《矛盾論》不謀而合,我們要在運動的過程中解決各種矛盾,所以老子有一句話叫做:“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挫其銳”是指對方的銳氣沖來時,我們要把它舒緩,或者把它挫敗;“解其紛”是指如果有各種各樣的糾紛,我們需要把它解決;“和其光”是指如果對方有積極的、正面的東西,我們應該認可相和;“同其塵”是指直到最后我們會形成同樣的看法,如此,我們就會收斂個人的鋒芒,放棄個人偏激的主張,改變咄咄逼人的姿態,了解對方意見中的合理部分。這樣我們才可以統一、緩和并化解矛盾,甚至可以前進,才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005年宋楚瑜到大陸時,一再聲稱,他是來尋求大家的理解的,有理解然后才會有諒解,有諒解才能夠化解各種矛盾。所以,要化解必須先從理解與諒解開始。這就像老子思想中的“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就是一個解決矛盾與和諧發展的過程。
“柔弱不爭”的生活觀
不要爭強好斗,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作為領導,能否“利萬物而不爭”非常重要,但也很難做到,很多人利了萬物之后,便會當仁不讓,要出風頭。領導者能否“處眾人之所惡”是很關鍵的,即眾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眾人都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便會“故幾于道”,也就是可以成為最接近規律的領導。“天下莫柔弱于水”,這也是老子的名言,水看起來很柔弱,但卻具有以上這兩個重要特色。
另外,老子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句話:“夫吾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即我們在做事之時,第一要慈悲為懷,“慈”就是要敢于愛,要了解別人,理解別人;二日“儉”,就是生活上的節儉簡單;三日“不敢為天下先”,即不要咄咄逼人,很多事情不一定要先主動表態,我們要先觀察和思考,要認清當前的形勢,然后再采取行動。我們不要任何事情都走在前面,應該留給大家發揮的空間。也有一些人把“不敢為天下先”當成是不表態,這是消極的理論,是不可取的。如果每個人都不表態,這個社會就不會前進。因此,所謂“不敢為天下先”,是指不要事事都壓制別人,要讓別人有發展的空間,只有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才是正確的。
就更高層次而言,老子還講“功成名遂身退”,這一點最不容易做到。有誰愿意這樣做呢?“功成名遂身退”,本來奮斗了半生就是要功名的,功成名就之后就要退出,是很不容易的,但老子卻能夠做到,他出了函谷關之后就一去不返了。
“無為而治”的治國觀
有人很難理解,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如何用這種方法來治國呢?老子有“無知無欲,使民不敢為,無為則無不為”的說法,所以老子不大喜歡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也不喜歡那些所謂的“圣賢”。老子有句話叫做“圣賢不死,大道不止”。他認為這個世界之所以會如此麻煩,就是因為有很多所謂的“聰明人”,他們認為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其實都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他們沒有掌握規律就去聳人聽聞是錯誤的。所以,很多東西你不做,那就等于全都做了,“無為則無不為”;你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其實你都在做,因為萬物將會“自化”。
老子還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一點也很有道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要細致。我們治理國家就好像做一條魚,在煎魚的時候,你必須掌握規律,煎完一面要翻過來煎另外一面,同時還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這樣,你才會做出一條非常漂亮的煎魚。因此,老子形容治大國就像烹小鮮一樣,要非常仔細,要了解其中的規律,才能夠做出一碟非常好的小菜。
當然有人反對說,治大國不可能像煮一碟小菜這么簡單,老子應該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治大國要非常仔細地去照顧到各個環節。我們中學時曾學過一則故事,叫《皰丁解牛》,講的是有一個廚師用一把刀解剖完一頭牛之后,那把刀還是很鋒利的。原因是他能夠掌握規律,他能夠避開各種各樣的骨頭,從中找到縫隙,如此,才能把牛解剖得很快,而且刀也不會受損。治理國家同樣如此,如果能夠找到其中的規律,按規律行事,那么我們既不會損害自己,也不會損害別人,這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理。
在“無為而治”的治國觀中,老子還提出“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說法,這個很難想象。也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說法,這是一種小國寡民的生活狀態,在現實中是不容易的。如果國家太大,各種各樣的人又有很多,那就很難管理。所以,“無為而治”的治國觀從根本上講,并不是現實社會中都能夠辦到的。
可見,道家的思想境界確實比儒家高出許多,儒家基本上講“仁、義、和”,但道家則講世界觀、道德觀、生活觀與治國觀等。(莫少昆)
來源:中國管理整合網
Copyright C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皖江人才網 皖ICP備2021000074號 公安備案號:34080202000488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皖江大道77號紫峰大廈B座 EMAIL:admin@wjjob.com
ICP經營許可證:皖B2-20210254 人力資源證: X(2021)3408020007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