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又到找工時。盡管仍有大批外來工涌向珠三角,但數量已經在逐步減少,尤其是今年春節后,外來務工人員缺口明顯在增大,廣州、東莞等地一些工廠出現了招不到工人無法開工的情況。相反,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外來務工者卻在逐步增加。
昔日的“淘金天堂”珠三角緣何失去招工優勢呢?春節一過,記者兵分多路走訪勞務輸出源頭安徽,同時走進長三角、珠三角的用工核心地帶去尋找個中原因。
我國勞務輸出大省之一的安徽省近年勞務輸出逐年增長,其中2006年輸出量突破1000萬人,其中超過七成流向蘇浙滬等長三角地區。時報記者春節后前往安徽阜陽采訪發現,從這里出發打工的民工大多數都選擇了杭州、上海等地,相比之下,往珠三角的猶顯冷清。
“同為全國消費最高的兩個城市,上海給工人的底薪是810元/月,深圳只有690元/月,上海一般還包吃住,深圳則只包住不包吃,現在的農民賬算得很細,一天吃飯少說也要4元錢,一個月就是120元,即便工資都是1200元/月,他們肯定會去上海包吃的那家工廠,而不去深圳”。——安徽一職介中心經理曹洪建
阜陽車站 杭州上海票緊俏東莞票好買
3月1日清晨,時報特派記者一行乘坐的臨客火車抵達安徽阜陽。阜陽站前廣場上,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們聚集在此,他們頂著刺骨的寒風,扛著大包、拎著水桶、背著被囊,在露天售票窗口排起等票長隊。
記者留意到,臨時搭建在室外的三個售票窗口,只發售往杭州、上海和東莞方向的臨客、民工專列火車車票。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條人龍的長度截然不同,杭州方向前的人龍長度是往東莞方向的5倍,上海方向前的人龍長度也比東莞方向的多出2倍。
據統計,阜陽段節后春運已開行的臨客中有六成開往杭州(長三角)方向,開往廣州(珠三角)的僅占總數的15%。其中,528列臨客列車開往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農歷正月十五過后還要新增19列開往長三角方向的臨客列車。
此外,阜陽市勞務輸出主管部門還與輸入地政府合作開“民工專列”。據介紹,今年的“民工專列”開往寧波、常州、南昌等地,相反,開往廣東地區的“民工專列”只有東莞一地。
記者在阜陽站前的室外候車廣場上隨機采訪發現,八成受訪農民工表示將赴長三角城市打工。
河南周口的老王從阜陽轉車去杭州。他在杭州做了2年的家居裝修生意,老王的孫女今年也跟著爺爺到杭州打工,她瞄準了服務行業,比如服裝專賣店的銷售員、超市推銷員。阜陽人李琳也準備去杭州,她在一家服裝廠織羊毛衫有3年之久。李琳說,工廠里現有10多個同鄉姐妹,有3個是去年7月份從廣東順德一家工廠跳槽過來的。
李琳坦言,杭州離阜陽較近,火車票好買,而且同一行業的工資水平比珠三角高,也很少超時加班,治安環境較好。
記者采訪發現,李琳說出了大多數外來務工者的心里話。阜陽民工鐘情長三角,賺錢無疑是首要因素。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長三角地區工資水平較高。但是,除了能賺到更多錢外,治安、維權、人情味等因素也都直接影響了農民工的選擇與去留。
打工仔 “村里人都從珠三角轉到長三角”
在阜陽的勞動市場,記者碰到了來自阜陽李莊的李先生,他原來在溫州打工,由于家中有事,過年后沒有急著跟其他老鄉回到原來打工的工廠,而來到阜陽本地的勞動力市場找份臨時工先做著,而他在溫州的老板也答應為他保留職位,等到他家里的事情辦妥了再回溫州上班。
李先生是一個西服的熟手車工,技術都是幾年前在去東莞打工的時候自己逐步累積慢慢學到手的,但是在2003年,他和同村老鄉們從廣東全部撤走,轉到了浙江溫州落腳。
“要不工資太低要不勞動強度太大”
為何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要放棄珠三角?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算是很早從農村跑到城市打工的人,當年出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是往珠三角地區跑的,同一個村子的幾個老鄉一起出來肯定也會湊到一塊找地方一起去。當年無論是四川人還是江西人,還有本地的其他一些朋友全到了廣東,于是他們也就跟著老鄉到廣東。
在廣東,他們從小工做起,當時一個月只有四五百塊錢,可是當時想著吃幾年苦,先把技術學到手再找好點的工作。李先生說,當年他在東莞制衣廠的老板是香港人,衣服都是出口的,所以對質量的要求自然就高。為了自己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在廠里特別賣力,慢慢掌握了一手好的西服制造技術。后來,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他就不停地跳槽不停地到工資高的工廠去做工,可是,慢慢地,李先生發現,雖然不停地找工,但在廣東的企業,普遍都是要不就工資水平不高,要不稍微比別人高的勞動強度就大。
“老板太精明春節回家買票太難”
李先生說,從農村出來打工,本來是不太計較勞累跟吃虧的,可是在沿海大城市呆了幾年,也逐漸學會了一些城里人的生活方式,開始注重起了自己的生活質量。他開始意識到,工資太低的工廠老板太苛刻不能去,而工資太高的工廠也不能去,因為勞動強度肯定比同行高,不能要錢不要命。所以,他開始選擇一些工資水平中等,勞動強度不太大的地方,像這樣的工作,在珠三角基本上是很難找到了。
于是,像李先生這樣已經有了技術的務工者就把眼光投向了當時制造加工業還剛剛起步的長江三角洲的浙江地區。而且,由于廣東開放的時間早,企業老板太精明了,所以他們總覺得在廣東更加容易被老板算計,同時廣東的消費水平也比內地要高,在廣東即使掙的錢能比在浙江要多上兩三百,但能存起來的部分也比不上這邊多。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在廣東,春節回家實在太難太難了,想到在外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趟,如果回不了家總覺得不是滋味,如果是在浙江,即使沒有火車票,坐汽車轉車怎么的也總比廣東容易,所以慢慢的他們也都情愿在溫州打工不去廣州了。
職介所 長三角業務占到七成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阜陽市勞動大廈的勞務輸出職業介紹中心。在大樓二層,共有12家專門辦理勞務輸出的職業中介公司,這些職介所每年都要在年后幫助廠家在阜陽招工,每辦成一個工人收取中介費500元。
在一家名為環球職介中心內,記者看到了一張招工簡章。簡章上同是車工職位,杭州和廣州兩廠家開出的薪金、待遇就大有不同。杭州某毛紡廠通過該職介所招收100名一線擋車工,開出1400~2200元/月的薪水,并且注明廠家提供食宿;而廣州大洋摩托車廠也招100名車工,薪水僅有1200~1800元/月,未注明是否包吃包住。而據該職介所老板介紹,以往他們主辦廣州、東莞業務,但今年則變為主辦上海、杭州業務,長三角業務比例已占到總數的70%。
記者以廣州增城一家牛仔褲制造廠北上招工人員的身份暗訪了另一家名為陽光職介中心的經理曹洪建。曹洪建一聽說招工者來自南方,便緊鎖眉頭,不住吸煙。他向記者透露,珠三角地區多為私企和外企,這些企業工作強度大、生存壓力大,而且工資待遇也相對較低,“同為全國消費最高的兩個城市,上海(的工廠)給工人的底薪是810元/月,深圳(的工廠)只有690元/月,上海一般還包吃住,深圳則只包住不包吃,現在的農民賬算得很細,一天吃飯少說也要4元錢,一個月就是120元,即便工資都是1200元/月,他們肯定會去上海包吃的那家工廠,而不去深圳”。
晉江市一家企業在工廠大門前擺出招聘長龍,然而招聘人員比應聘人員還多(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招工難,珠三角節后更難
“我們的招工廣告在門口擺了一個星期了,沒有一個人進來。沒辦法,老板只能自己開著車出去招工了。”——廣州一家工廠的工人
“以前我們天天找各個工廠的人事經理介紹人進去,現在各個工廠的人事經理天天都找我們要人。”——東莞智通人才連鎖有限公司長安分部營運經理劉云飛
佛山去年春季對183家企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每年流失的一線工人有28450人,流失人數占員工總人數的27%。——佛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統計
廣州300米路200企業擺攤搶人
位于海珠區的瑞寶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可就是這個城中村里,竟聚集了上千家制衣廠,轄內的流動人口高達5萬多人。
日前,記者來到海珠區瑞寶村,街邊的招聘廣告讓人目不暇接。工廠門口、墻壁上到處都貼著紅紙黑字的招工廣告,就連街道的公益宣傳櫥窗中,也被廠家的招人紙片填滿。其中一家名為志×釘珠廠的廣告最有特色,除了招工信息外,這家廠子還承諾“帶人到本廠做事者,可提成200元一位,本廣告長期有效”。在招聘廣告的下面,還印著一排該廠的地址和聯系電話,有意者可以把它撕下帶走。
記者沿路打探過去,沒有發現不缺工人的工廠。當記者來到一家名為鴻×的制衣廠時,發現這家擁有30多臺機器的制衣加工廠中,超過一半的機器都沒有開工。“現在老板還在外面招人,要是招不到人,這些機器就都沒法開工。”帶班的一名大姐告訴記者,這家制衣廠原本有40多個人,可一到過年,就回去了30多個,到現在只回來8個人。“我們的招工廣告在門口擺了一個星期了,沒有一個人進來。沒辦法,老板只能自己開著車出去招工了。”
與工廠的冷清相比,瑞寶村內河涌旁邊的人行道上可算得上是熱鬧非凡。在這條人行道上擠滿了招工的廠家,他們都在身邊擺著紅紙黑字寫的招工廣告,而且在招工廣告上,月薪多少、單件如何計算都寫得一目了然。除了工資待遇以外,不少廠家還將工廠廠房和食堂、宿舍的實景照片印在彩色宣傳單上,更有甚者,還特地帶上自己的產品到現場向農民工介紹工作的具體內容及薪酬計算方法。
記者數了一下,在這條不足300米的人行道上,居然擠著237家招工的廠家,而旁邊狹窄的馬路上還停滿了來招工的車輛。在不少車主還在車窗玻璃上貼著廣告:“招聘車工10人,過年回家車費報銷,往返工廠專車接送”。
據了解,這里的制衣廠急招的工人包括紙樣師傅、裁床、車工等,其中車工的缺口最大。幾乎每家都缺10個以上,這么算來單這237家工廠就缺車工2000人以上。據了解,像瑞寶村這樣自發形成的“招工一條街”,在白云、增城、花都等地方還有很多。
佛山家具廠汽車站外現場招工
佛山的缺工情況同樣嚴峻。正月十四,記者看到,佛山幾家制衣城仍遲遲沒有開工,原因是沒有招到足夠的工人。為解燃眉之急,這些廠家除了在門口擺出大紅的招聘啟事,還加派人手到附近的公告欄張貼招聘廣告,“但幾天來前來應聘的人還是不多”。
在順德汽車站,剛出站就看到幾家家具廠在汽車站門口打出了“現場招工”的啟事。據一名來自龍江鎮某家具廠的人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廠春節后開工需要100多人,但至今仍有30多人的缺口,考慮到汽車站、火車站的人流量大,返鄉的民工都將經過此地,所以來這里現場招工。
而在順德容桂鎮的一些小家電生產廠,記者還看到工廠門口貼著的招聘啟事上打出了“正月初八前進廠發年終獎200元,正月十五前進廠發100元”的待遇,有幾個看似來找工作的人看了看后,腳步還是沒有邁進工廠。
據佛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統計表明,招工單位普遍反映一線工人難招,一線工人流動性大,數量不足。據去年春季對該市183家企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每年流失的一線工人有28450人,流失人數占員工總人數的27%,規模小的企業一線工人流失率更大。
東莞4萬職位只等到近兩萬求職者
東莞,作為珠三角地區著名的國際制造業名城,同樣遭遇了招工難題。春節過后,記者在東莞發現,這里民工短缺的形勢的確不容樂觀。在被譽為五金模具和電子產品重鎮的東莞市長安鎮,剛從高速公路口出來,記者就看到兩家人才市場的招牌,“智通人才市場”和“匯安人力市場”,非常醒目。由于正值周六,兩家市場都在舉辦大型招聘會,于是記者也進去瞧個究竟。
與以往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不同,這里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到擁擠。而在各家企業招聘的職位上來看,普工的需求量是最大的。東莞上川電子制品廠是一家日資企業,專門為索尼公司生產電子微型馬達和塑膠玩具的,半天過去了,他們收到的求職意向幾乎都是來招聘文員的,而工廠大量需求的普工卻幾乎無人問津。據該廠的人事部負責人介紹,過年后工廠普通工人的缺口在30%以上,他們的薪金水平在同行業里算是高的了,但為什么招不到人,他們也搞不懂。
在東莞市新科電子公司的攤位上,該公司人事部的譚必成對記者坦言,該廠生產的硬盤磁頭占全球銷量份額35%,對普通工人的需求量在10000名以上,而從大年初五開工以來,雖然一直都在招工,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幾千人在干活。
據長安鎮兩家人才市場的負責人介紹,這一天兩場招聘會提供的職位超過了4萬個,但當天每家的求職人數都在8000人左右。對東莞日漸惡化的招工難問題,東莞智通人才連鎖有限公司長安分部營運經理劉云飛是深有感觸:“幾年前,我們天天都找各個工廠的人事經理介紹人,現在各個工廠的人事經理天天都找我們要人,而且一要就是成百上千,我們上哪找這么多人!”(廖卓斌、游星宇、幸琦昕、周芳)
來源:新華網
Copyright C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皖江人才網 皖ICP備2021000074號 公安備案號:34080202000488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皖江大道77號紫峰大廈B座 EMAIL:admin@wjjob.com
ICP經營許可證:皖B2-20210254 人力資源證: X(2021)3408020007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