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新任經理人難以勝任,一定要小心這四個陷阱!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3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個人能力強的業務高手變身團隊管理者,是非常難的轉型。
據美國智睿咨詢(DDI)全球領導力展望研究,28%內部提拔的新經理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更有調查顯示,70%以上的新經理人在上任6個月內難以勝任管理崗位。
很多人對管理的認知還停留在“有手下可以差遣”、“就是派人干活嘛”,殊不知,管理的挑戰遠大于自己單干。
哈佛商學院教授琳達·希爾在《上任第一年》中,提出新晉管理者必須要能夠:從專家和實干者,轉變為通才和日常設定者;從個體參與者,轉變為人際網絡構建者。
這是個巨大而驚險的跳躍。
有的人經過摸索能開悟,成為優秀的管理者;有的人長期不得道,做得郁郁不得志(美團二號人物王慧文隱退時說,他“不熱愛管理卻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與日俱增”);也有人沒跳好直接掉坑里,管理不成還無法回到專業崗位。
管理的工作很多維,要管自己、管別人、管業務、管團隊。而新晉管理者(其實遠不止是新晉)往往會在這四個維度上,陷入四個陷阱。
01 管自己的陷阱:“我是團隊最厲害的”
企業管理者一般也是從優秀的業務骨干或技術骨干中挑的。管理職,常常被當成是對優秀個體工作者的一種獎勵。
出眾的專業能力或業務能力當然是優勢:只有擁有充分的經驗、專業的見識、深度的理解,才能對團隊任務給出可靠指導,不至于外行領導內行。
但常常會出現的問題是:越是專業或業務能力出眾的人,可能越難以適當舍棄固有優勢,難以割舍業務明星的光環,難以放棄發揮專業技能帶來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他們也更容易對團隊成員的任務執行缺乏耐心:“我自己做只要半小時,交給下屬卻要等一天”。
“高效”的誘惑會促使任何一位性急的管理者,管不住自己躍躍欲試的手。
這會造成團隊變成“一位明星拖著一群助手往前走”的局面,管理者依然是團隊創意和執行的主力,團隊成員主要打配合,很難真正獲得授權。
這種局面的結果是:管理者發現自己越來越累,團隊成員的能力卻始終得不到提升,而且責任感越來越差。
管理者要認識到:自己不一定是能力最厲害的,隨時會被超越。
一方面要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一方面要理解管理是通過他人拿成績,而不是自己做得high。
所以,一定要去授權團隊成員,要讓下屬去做,即使一開始會做的不好。
關于授權,要說明三點:
1. 授權不意味放任不管等結果
管理者需要根據下屬的成熟度,做好過程管理的多樣化:成熟度高的,以把控方向和觀察為主;成熟度較低的,就需要在過程中持續反饋了。
2. 授權不僅是授予權力,更是授予責任
凡是任務,必須要指定兜底責任人,這樣才能激發責任感。
3. 能接納一定程度的“試錯”
授權必然會產生“試錯”成本,管理者要做好為此買單的準備。
02 管人的陷阱:“解決人的問題浪費時間”
“管人,還是管事?”這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
由業務骨干轉型的管理者大多是“事為先”、“任務優先”,鮮少愿意投入時間去關注任務背后的人。
我在這一點上問題尤為明顯,還長期不知不覺。直到有一次我按照公司慣例要求,完成年底團隊訪談。訪談結束后,我多問了句:“你對我有沒有什么建議?”
一位同事想了想說:“我們都覺得你很好,你愿意教我們,我們團隊一直都做得很漂亮,我們很有成就感。唯一的一點意見是,你能不能多花些時間了解我們工作以外的狀態?有時候我們也想和你聊聊自己的生活,聊聊男朋友和老公,可通常話題剛起了個頭,你就帶回到工作上去了。”
這段話讓我很震驚,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是這個樣子的,也從不清楚大家對我有這樣的需求。
我很認真反思了自己的狀態,也許我對“人”的漠視,比她委婉提及的更嚴重:
1. 很少夸獎。我認為“把事情做好”是基礎要求,沒什么好夸的。
2. 很少參與“閑聊”。我在工作領域內能很好溝通,但大家“聊天”時,我盡管有時也會參與,但都是嘴上敷衍,腦中在想著別的事。
3. 很少關注辦公室環境。基本不關心“誰和誰關系好,誰和誰鬧矛盾”這些與“人”有關的狀態。
盡管不愿意承認,但事實如此:我很享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但覺得多去了解這些“人的問題”是額外的負擔,是浪費時間。
當然,“人的問題”有很多,上面提及的我所需要改進的三點是:
1. 正向反饋的激勵 2. 非工作情感的維系 3. 辦公室環境的感知
更多管理者需要關注的“人的問題”還包括:
了解團隊成員個性和能力特征,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花時間對團隊成員進行輔導和培訓;
關心團隊成員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
技能互補、高效協作的團隊搭建;
團隊氛圍的營造……
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學會站在下屬角度,去傾聽和理解需求。
03 管業務的陷阱:“把事情百分之百執行就對了”
新晉的一線管理者,仿佛身在任務之箭的靶心:需要去面對來自上級、平行部門、外部客戶等四面八方的任務和需求。
而你唯一的資源,就是你背后的團隊。
那么,接到這些層出不窮的任務后,管理者是怎么做的呢?
一部分新晉管理者的做法是:積極主動地接下來,然后原封不動地分配給團隊完成。
所以,我們聽過很多員工這樣吐槽自己的老板:“什么活都攬,然后累死三軍”。
我們不主張樹立小團體和部門墻,但同時也認為管理者不能只是“傳話筒”,只是去“把事情百分之百執行”,不能窮于各種任務的救火。
管理者必須要對任務進行管理。
什么叫對任務進行管理呢?舉個例子:
我們曾經和設計部門合作推出了一套為HR定制的表情包。當把這個想法告訴設計部主管時,他說的不是“好,等你們文案好了我安排人”,也不是“做表情包太費精力了,我們可能沒檔期”。
他是這么說的:“這是個非常棒的主意,但做表情包非常耗費設計師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對成果負責,我對你們提出一個要求:文案要非常優秀,否則我們可以不做。”
這段話激起了我們團隊成員的好勝心,經過多次訪談、討論,終于交付了文案。而這位設計主管也沒有馬上把任務派出去,而是要求寫清設計場景,并一起把文案反復修改到位,才去分配任務。
這套表情包設計得很成功,我認為離不開設計主管前期對任務的嚴格把控:
他想保證團隊成員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是高效而值得的;他想要完成的是成果,而不僅僅是任務。
這是對任務的優先級和質量進行管理。
更高的任務要求是:管理者要在時間管理上聚焦“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把控正確的方向、梳理高效的流程,以避免團隊為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疲于奔命”。
管理者不完全是執行者,更要創造目標做正確的事。
04 管團隊的陷阱:“他們都會聽我的”
很多人愿意成為管理者,首先是被權力和特權吸引。
但光靠權力來管理越來越不好用了。
原來有句老話: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上任之初,要先震懾團隊、樹立權威,好讓大家日后都聽自己的。
但你現在還這么做,可能日后就慘了:即使團隊成員有怒不敢言,也會陽奉陰違。
原因是互聯網時代的自由平等精神,和新一代勞動者個體意志的崛起。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看過類似這樣的文章《為什么90后不鳥管理者,卻愿意被大神虐?》《95后感覺不爽就離職》,說得就是這種新型管理挑戰。
管理者必須樹立這樣的認知:管理首先是責任,而非權力。
主管和任何一種崗位一樣,都是一種職責,都是“能上能下”的。團隊成員不會因為職權而自動服從,你需要依靠領導力和影響力,來讓人信服。
另一個團隊管理的誤區是:過于重視關系,只敢夸獎不敢批評,刻意討好員工。
如果你對團隊成員工作不滿意,一定不要顧及面子不吭聲,一定要就事論事、果斷即時、清晰明確地提出來,一定要學會堅定而平和地給出負面反饋和調整建議。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這位員工實在無法勝任,才請他出局。
真正的激勵,不是和每個人都關系好,不是讓每個人都滿意,而是讓團隊取得成功,讓成員有成長!
以上四個陷阱,分別對應管理者如何管好自己、管好別人、管好業務、管好團隊。
管理首先是責任,而非權力。
承擔好這份責任,需要技術和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清晰的認知、謙遜的品格、堅定的意志、打破邊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