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做自己的主人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4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時間是線性的,"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時間的存量是既定的,時間的管理,本質上是管理自己利用時間的效率和質量,最后落實到的地方,是自身習慣的重塑。
當然,時間管理不是把自己當作機器,不分輕重緩急、腳不沾地地按照計劃表去和時間賽跑,甚至成為時間的奴隸,更不是為了時間的減少或增加而焦慮。
時間管理是為了讓自己活的更自由,時間管理的好處既在于表面上的效果,如提高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效率,更在于把控自己的人生,不依靠deadline來催促自己,更有的放矢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為未來做準備。
時間管理之前:任務規劃
在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之前,對可用時間和計劃中或計劃外的任務進行梳理、規劃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規劃的前提是有明確的目標、可以探尋到具體的實現路徑。
一般的采取列清單的方法,將任務視覺化。主要有兩種思路:
“思路一”:以過程為導向
將時間分塊 ,設置番茄鐘,通過計時,觀察時間的流逝,激發行動的動力,從而實現單位時間效率最大化。當然,目標強的人傾向于將時間單位分為小時而不是天。
“思路二”:以結果為導向
以結果為導向,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一定的成果。這種規劃思路更多的適合于復雜的任務,完成時間不確定,甚至可能有突發的情況,導致任務節點延申或者被斬斷。如果有多個任務時,根據任務的難度等級,先難后易,以便讓先前任務完成的成就感來支撐下一個任務進行。
對于如何制作清單,可以參考《清單革命》中的方式,把問題分為三類:簡單問題、復雜問題、極端復雜問題[1]:
1.簡單問題,采取執行清單
為避免記憶錯誤和麻痹大意的“無能之錯”,可以采用執行清單,照著明確的步驟執行。
2.復雜問題,采用核查清單
復雜問題有多個流程步驟、專業性強,核查清單的作用是避免遺漏重要環節。
3.極端復雜問題,采用核查清單和溝通清單
極端復雜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運用核查清單,是確保極端復雜問題的各個環節能夠順利完成;運用溝通清單,是應對過程中的不確定問題,確保極端復雜問題的隱患能夠及時的發現和排除。
時間管理如何進行
? 時間就是選擇,時間總是有的,沒有時間等于不重要。?
在作時間管理的時候,我們應該清楚的一件事是,不存在沒有時間的說法。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先生這句名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利用時間的態度,不單單是拖延癥這種非理性的行為。更理性的認知應該是,沒有時間做某事代表這件事不重要。
“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是史蒂芬·柯維提出的高效能人士具備的七個習慣之一。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永遠是最重要的時間管理原則。
優先做那些關鍵的事情,因為,一些關鍵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多數的結果、產出或酬勞。這也是意大利經濟家帕累托經過統計提出的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又被叫做”最省力法則“。可以簡單地提煉為,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產生于80%的結果。剩余80%可做可不做是為了有效、甚至不惜代價完成最重要的20%部分。
沃倫·巴菲特專注于20%最重要的事情,他曾經給弗林特介紹過確定優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2]:
? 首先,巴菲特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他的前25個目標。接下來,他讓他選出前5個。最后,他讓弗林特把那20個他沒有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
與一般人不同之處,巴菲特又避免80%的瑣事,把剩余的80%的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更為有效管理時間。
“在沖突性的任務間分配時間”
當存在沖突性的任務時,可以根據艾森豪威爾的重要緊急法則,將按照時間緊急程度、重要性程度分為四個類型: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再分別對應到四象限中:
放置在第一象限的那些任務既重要又緊急,應立即處理;
放置在第二象限中的那些任務雖然重要,但并不緊急,可以先安排在不久的將來完成,但要做好預防和規劃;
放置在第三象限中的任務雖然緊急,但不重要。這一類事情就是一般的瑣事,可以委托給他人。
放置在第四象限中的任務既不重要也不緊急。這種事情既可以當下放棄,或者保險起見,也可以暫且擱置,等待未來再次評估,如果重要性仍然不大,就應當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