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wǎng)友分享了這樣的故事:
公司進行人事調(diào)整,可自己由于不會站隊,還是習慣聽從原來領導的指示,結(jié)果新領導把原來的領導開除了,順帶把自己也開除了。
站隊文化是很多公司的職場潛規(guī)則,從一把手、二把手的工作站隊,到同事間的各種小團體站隊,有的隊可以不站,有的隊不得不站。
在體制內(nèi),跟著領導站隊的現(xiàn)象更為明顯,站隊規(guī)則也比較復雜。提干、評優(yōu)的指標就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如果拒絕站隊或者站錯隊,基本上就和升職加薪無緣了。
01
為什么有的公司會存在站隊文化?
1、小團體競爭,爭搶機會和資源
公元201年,22歲的司馬懿拒絕了曹操的征辟,這是因為舉薦司馬懿的魏種是兗州人,而當時兗州人在曹操的文官系統(tǒng)中是弱勢群體,沒有多少發(fā)言權,潁川族才是嫡系大群體。
七年后,曹操手下的第一文官,潁川帶頭人荀彧舉薦他入仕,司馬懿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司馬懿之所以加入潁川仕族,看重的就是潁川的資源和實力。就算他當初加入了兗州團體,也必然掀不起大浪,司馬懿不希望自己的仕途輸在起跑線上。
對職場來說同樣如此,職場中常會有很多小團體,彼此間存在核心利益沖突,所以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互相排斥的狀態(tài)。而多數(shù)職場人加入小團體的初衷,就是為了共同爭取本就不多的機會和資源。
小團體的存在甚至可能是領導有意為之,只有小團體之間保持激烈的競爭,才能在公司內(nèi)營造一種緊張感,激勵每一個員工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公司才能不斷進步。
馬東老師在直播時說過“老板是知道公司的山頭分布的,這或許是一種策略。”如果職場人拒絕站隊,就可能與老板的布局初衷相悖,這會讓自己的職場路變得艱難。
2、彼此扶持,提高容錯
小鄧大學畢業(yè)后進入職場,沒多久她就發(fā)現(xiàn)公司明顯分為兩派,一派由少部分老員工組成,他們大多工作能力強,有著自己的小圈子;另一派就是追隨部門主管的員工們,看得出內(nèi)部關系也不錯。
小鄧卻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遲早會被看見,何必站隊呢?所以小鄧工作、吃飯、休息時間都是獨來獨往。
一次,小鄧工作上出現(xiàn)了一點失誤,可主管派沒有要幫忙的意思,老員工派又是隔岸觀火的心態(tài),小鄧的錯誤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遭到了領導的批評。
站隊是很多職場人的自愿選擇,因為小團體內(nèi)部可以彼此幫助、提高容錯,在需要幫忙的時候幫你一把。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彼此扶持才能走得更遠。
張笑恒在《把事做得恰到好處》一書中提到“好的人際關系都是相互麻煩出來的”,有的職場人不愿招惹別人的麻煩,那別人自然就不會幫你處理你的麻煩。
加入小團體抱團取暖,可以彼此扶持、資源共享,沒準還能解決很多工作中的問題。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好的團隊可以幫助你走得更遠。
3、滿足社交需求,增強職場存在
很多公司都有員工自發(fā)組成的小團體,比如“美食團”“旅行團”等,這些小團體在成立時可能與工作無關,卻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職場人的工作狀態(tài)。
馬斯洛需求理論講到,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而小團體恰好滿足了職場人比較高級的需求,即社交方面的需求。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每天與同事接觸的時間甚至可能比家人都長,所以在職場中的小圈子社交是非常重要的。
源于興趣愛好的小圈子可能最初與工作不相干,但將這種密切的關系持續(xù)經(jīng)營下去,就可能變成未來職場進階和轉(zhuǎn)型的機會。
職場人加入小團體還可以有效提高職場存在感,這是機會分配的重要依據(jù)。職場存在感是“刷”出來的,只一個人悶頭沖業(yè)績未必行得通,反而那些在各種場合都比較高調(diào)的小團體更能獲得較高的存在感。
這類小團體的站隊不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嘗試找到志趣相投的小團體,對自己的職場路發(fā)展肯定沒有壞處。
02
職場人如何應對公司的“站隊文化”?
1、觀察局勢,明晰站隊核心訴求
小孫的同事邀請他吃“站隊飯”的時候,小孫留了個心眼多問了兩句,得知此次站隊是兩個老員工的個人沖突,新人們要站隊表態(tài),小孫婉拒了同事的邀請。后來兩個老員工和站隊的員工都受到了批評,領導也肯定了小孫的行為。
站隊選擇擺在面前,職場人首先應該明晰此次站隊的核心訴求,即站隊的原因是什么?站隊之后能收獲什么?不站隊會怎么樣?這些問題可以幫助職場人分析站隊的必要性,想清楚之后再做選擇,切忌盲目站隊。
職場中,有的隊非站不可,比如直屬領導之間是競爭關系,這時站隊可以表明立場,獲得一方的資源支持,如果兩邊都不站,就會被孤立出來,顯得非常尷尬。
而有的站隊并不必要,甚至是不利于職場發(fā)展的,這時候職場人就要明辨是非,深入分析后再做決定。
2、理性站隊,選擇趨向個人成長
小劉面臨一把手和直屬領導的站隊選擇時,覺得直屬領導這邊的隊伍比較小氣,也比較死板,而一把手的隊伍比較開明,主張多給新人機會,就跟了一把手。
后來小劉回想起來,非常慶幸自己跟對了隊伍,爭取到了更多表現(xiàn)的機會。
如果站隊非站不可,那么職場人應該考慮加入哪邊的隊伍對自己的成長更有利,能給自己更多工作上的支持和幫助,給自己更多嘗試的機會,讓自己的職場發(fā)展變得更順利,就選擇哪邊。
站隊選擇必須保持理性,因為有些利益過于表面,過于短淺,容易誤導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職場人可以從隊伍實力、領頭人地位、團隊風氣和隊內(nèi)人評價幾方面入手,綜合調(diào)查團隊的能力,做出理性的選擇。
3、提升自我,化被動選擇為主動
事實上,有的站隊并不是職場人能自己決定的,從進公司開始,你接受過誰的幫助,誰的提拔,受到了誰的青睞,和誰走的比較近,都會成為你的標志,等到需要站隊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被歸入相應的隊伍。
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與其學習再多投機站隊的門道,不如去花時間提升自我。
職場畢竟是利益至上,只有你的存在對別人、對隊伍有利,別人才會拉攏你,你的加入才是有價值的。如果你的存在并不能給隊伍帶來實質(zhì)性的提升,那今天隊伍可以順手把你拉進來,明天就可以把你踢出去。
所以職場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王道,只要真正做出成績,就不必再因為站隊提心吊膽,到時候不管哪個隊伍都會向你拋出橄欖枝。
職場就是這樣,強大的人大家都想拉攏,都想示好、交朋友,所以職場中,能力永遠是第一順位。
公司如果確實存在站隊文化,職場人就必須學會接受,學會面對。盲目地置身事外,只會阻礙自己的職場發(fā)展。
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職場人的必修課,只有自己強大,才能進入強大的隊伍,跟著團隊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