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和管理層的博弈是否永無休止?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5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面對不盡人意的管理效果,管理層不得不訂立更加嚴格的制度,但結果發現監控成本變大,流程變得混亂;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制度定得太細,考核太復雜,員工搞不清楚怎么執行,索性就把新制度曬在一旁,還是照著潛規則行事。如此折騰幾次之后,管理者失去了威信,制度失去了尊嚴,企業陷入了怪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里的博弈困境。
為什么會造成企業博弈困境
去年春天,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埃里克·馬斯金教授到青島與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交流時討論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員工與管理層永遠是在艱難地博弈?為什么科層制企業的納什均衡總是被打破?
其實原因很簡單:科層制企業的員工打破均衡就能得到好處,這使得他們總有動力去做規則的破壞者,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根源,也是全世界的大企業努力想解決的難題。
大家也許看過一部由朗·霍華德執導的電影《美麗心靈》,這部影片是關于20世紀偉大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傳記片。納什先生是一個天才,他在念研究生的時候就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只有短短26頁的論文,卻對經濟、社會、軍事等等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納什均衡又稱納什平衡,是博弈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術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非合作博弈均衡”,意思是在一個博弈過程中,無論對方如何選擇策略,當事人一方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即支配性策略,如果博弈雙方都采取各自的支配性策略,他們就達到了一個納什平衡。
而納什均衡的缺陷在于,雖然每個博弈者的平衡策略都是為了達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但實際結果卻很可能不是雙贏而是雙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囚徒困境”的故事,兩個囚犯原本可以都選擇抵賴實現雙贏,但在信息不對稱的博弈當中,因為害怕對方先坦白而自己吃虧,最終雙方都選擇了“坦白”,站在囚徒的立場看,可謂是雙輸了。
“用戶付薪”破解博弈難題
值得關注的人單合一模式或許可以給出解決這個難題的答案,原因在于人單合一是堅持“用戶付薪”,而不是“企業付薪”。表面上看來這只是薪酬衡量的維度發生了變化,其實這是企業管理理念的根本改變。
“企業付薪”意味著每個人只需要按時按量完成上級任務。當員工的薪酬由老板決定時可能帶來哪些后果?第一,員工只需要對上級負責,討上級的歡心,這就是俗話說的臉朝著上面,屁股對著下面;第二,由于上級的信息永遠是不充分的,因此員工和上級之間永遠存在著博弈的空間,員工與其他同事之間則永遠存在著辦公室政治的可能。
“用戶付薪”則不同,組織內部繁雜的考核體系被用戶取而代之,每一個員工必須絞盡腦汁地去思考怎樣創造用戶價值,而不是討好自己的老板。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員工的所有聰明才智會對著市場與用戶,而不是用來應付公司的條條框框。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張瑞敏先生對馬斯金教授說,“人單合一模式能夠實現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納什均衡”。美國通用家電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海爾并購通用家電之后,只是改動了薪酬方式,讓員工通過用戶增值來獲得超利分享,在2018年全美家電企業負增長的情況下,美國通用家電卻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可見,要解決員工與企業管理層的博弈問題,其中一個核心關鍵就是抓住用戶,將用戶這個變量變為整個機制設計的軸心,一切圍繞它來運轉,才能真正解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博弈難題。
機制設定前先考慮“人”
有很多企業說他們知道用戶的重要性,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對客戶關系進行精細化管理,完善企業的價值鏈。但這種思維模式依然是二元對立的,很難實現企業與用戶的水乳交融。而人單合一的關鍵正在于 “合一”兩個字,首先是員工與用戶的合一,讓“人”和“單”共同創造價值,協同影響,立竿見影。那么怎樣才能實現這種交互影響的效果呢?那就必須讓員工創造價值與分享價值的過程合一。
如何創造價值與如何分配價值一直是經濟學理論的兩大難題,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這兩者肯定是割裂而難以統一的,這就帶來了員工與企業博弈的空間。而人單合一模式則不同,它讓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通過自主決策來分享增值收益,實現了創造與分配價值的融合。換句話說,一切都在機制里規定得明明白白,當每一個員工都清楚自己做到什么程度就能得到怎樣的回報時,當然也就用不著再去打小算盤、動歪腦筋了。
有效的機制要基于人性去設計,我們不能假設所有的員工都是圣人,永遠不會為一己私利而與公司博弈。但我們能夠假設的是,每一個員工都有某個方面的才能,一旦讓他們與用戶需求直接聯系起來,被充分賦予自由創造的空間并且真正實現價值共享,那么每一個人被激發出來的潛能,可能會讓他自己都感到驚嘆。這就是機制設計的重要性,也是人單合一模式強調價值共創的原因。
當員工、用戶和利益相關方在生態中形成了共贏共享的良性循環時,零和博弈的惡性循環自然就被輕松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