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員工辭職,漲工資并不是唯一的辦法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7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自從李剛沖冠一怒離職后,他就陷入了反思。自己是這場雙敗結局的始作俑者,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難道是分錢的問題?并不是,每月的工資都如期發放,至于年底的考核獎金沒到期自然不算。
難道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顯然也不是,自己連新工作單位都沒找,根本談不上為高薪跳槽。
是溝通不到位嗎?似乎也不是,即使掛著“總經理”的名頭,很多工作也都在及時匯報和請示。
難道是信任問題?但發生的不信任事件,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是自己的情商與逆商有問題,但這是問題的根本嗎?如果讓自己再次選擇,自己似乎仍會義無反顧地離開。
難道是老板做得不對?似乎也不是,從《總經理辭職信的回復》就能看出老板的困惑和糾結,為了企業的安全運營一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會有什么錯?
雖然說不清自己的離開對企業是好是壞,但從老板挽留的態度看,他也不想讓自己離開。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也不是自己期望的結果。
后來網上公開了《一位人資總監的辭職之殤》和《一位老員工對<人資總監辭職之殤>的回復》,評論數萬條,但莫衷一是,甚至分成了兩大陣營。
從雙方各自的角度看,似乎誰都沒有錯,那為什么正確的邏輯卻得到了一個雙方不期望的結果?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李剛之前自以為傲的留人辦法用到自己身上,居然無效。
自己在負責人資部時,留人的主要措施也是常規的制定個人目標并進行職業規劃,然后確保利益分配時考核公正。而自己這次離職,顯然與考核、規劃沒有關系。根據自己接觸到的很多職業經理的離職情況來看,大多與自己的情況類似。
那么,員工決定離職的那一刻都在想什么?如果自己是老板或人資經理,該怎么處理這件事?
企業中常見的現象是,企業這艘船在海里劈波斬浪,老板是拼盡全力掌舵的船長,身體已演化成船體的一部分,與船同在;員工是岸邊的纖夫,即使人在船上,遇到風吹草動時,也會立即棄船逃生。
輪船行駛在前途未卜的大海上,悖論一直與船同行。“船長”需要的是船員拼命劃槳,干出成果,利潤不斷增長,“船員”要的是錢多活少離家近;“船長”希望船員理解企業經營的困難,“船員”則希望老板體恤自己生活的不易;“船長”想讓船員把劃船當成事業來做,“船員”在想“船是你家的,少來忽悠我”,于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二者各自盤算著小九九,在沒有共同利益的驅動下,卻各自不切實際地期望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同對待一個孩子,老板是孩子的母親,員工就是母親雇來的保姆。母親總期望保姆能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而不僅僅停留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但發現保姆這個外人就是用心不夠,而母親要為這個孩子的終極未來負責,因此就很難放心、放手。
而保姆認為,沒有幾個保姆愿意費心費力,當某一天自己的階段性價值失去后,利益還有保障嗎?因此打工就是打工,差不多就行,怎么可能像母親一樣動用自己的所有資源來培養雇主的孩子?即使孩子未來飛黃騰達了,還會記得反哺保姆嗎?也許那時早已天各一方。所以一旦感覺不好,就會立即另擇明主。員工和老板就在這種糾結中維持著脆弱的關系。
李剛想起了一個故事:
英國一位哲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問兩個人:“如果我給你們一百英鎊買你們的老婆,你們賣嗎?”兩個人同時搖頭不答應。
隨后他又問這兩個人:“如果我給你們一百萬英鎊買你們的老婆,你們賣嗎?”一個依然搖頭,另外一個人想了想,點了點頭。
他繼續問那個搖頭的人:“如果我給你一億英鎊買你的老婆,你賣嗎?”這個人終于點了頭。
這說明,任何決策的取舍,都是兩種力量的博弈,單從離職這件事本身而言,只要成本足夠高,就能影響到個人決策。人性決定了投入越多、越難得到,往往越去珍惜。這同樣也是一些著名的企業在面試時,故意將面試環節設計成六七輪的原因之一。
如果企業是自家的,自己還會這么任性離開嗎?
李剛反復思索著朱熹的“格物致知論”,最后終于想明白了:在留人上,之前采取的措施是“正向的”拉動,方法停留在“疏”上;而離職的本質是一種反向的“運動”,需要的是“堵”。因此,最應該考慮的是“在什么情況下,員工才不會離職”,然后再疏堵結合。
從情感的角度講,離職有兩類情形:
一類是感性的,內心感覺“受不了了”的離職,自己就屬于此類。當很多的“不舒服”積聚多了,一旦出現某個導火索,就會立即引爆離職。其實核心在價值觀的不同。
另一類是理性的,情形會比較多。例如,該公司不值得繼續投入、待遇不能兌現、發展受限、缺少認同和成就感、有更好的機會出現等。
要想讓核心員工身心都留在“船”上,不再隔岸觀船,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這就首先要識別是不是“同船人”,然后讓他們上了船就不想下去,想下也不會那么容易。這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留人的問題。
一個人在什么情況下才不會離職?這要從七個方面考慮:
1.
識別價值觀分歧者
留人應該從招聘開始,在招聘前就要考慮哪些人該進入企業,哪些人不該錄用,免得投入了招聘、行政、培訓等大量的成本才培養出來的核心員工,最終卻發現自己在為“他人做嫁衣”。而識別的方法,則是考察價值觀是否匹配。
價值觀的概念比較抽象,簡單說就是對問題的重要度排序,你考慮客戶第一,他考慮利潤至上;你考慮質量優先,他認為成本為重;你提倡奉獻奮斗,他追求個人利益;你倡導以人為本,他認為集權高效。
當遇到這種價值觀不一致的應聘者時,哪怕對方再優秀,都不應該被錄用。價值觀并沒有對錯,但如果雙方價值觀相反,對方隨時可能會中途“撂挑子”,關鍵是在職期間有可能割裂企業積淀的文化。
2.
留下那些“同船者”
在涉及留人制度前,首先需考慮哪些人該留。根據80/20原則,為企業創造80%價值的往往是那20%的員工,因此只需考慮如何留住這20%的核心員工,然后將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放到他們身上,而不是全員。
這可以利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那些要素,來設定星級評定體系。譬如,績效考核分數、創造發明、重大貢獻、合理化建議、優秀員工資格,甚至出勤率、加班等,經過這種星級評定的方法篩選,這既識別出能力與價值貢獻的區別,也解決了所有員工晉升的方向和通道,還解決了公平競爭的問題。
3.
減少情緒化離職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在日常工作和管理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矛盾和摩擦。如果不提前解決由此帶來的情緒問題,就意味著存在著離職隱患。“不得不去上班”與“盼著去上班”,自然會產生兩種結果。
這可以參考阿里的“政委”思路(中小企業無需專職)。簡單有效的辦法是,由直接主管來提供部屬的思想動態,高一級的管理者來談心溝通,讓員工的情緒提前發泄出來,而不是憋在心里。對三星級以上的員工則可定期組織茶話會等。
必要時,可以建立一個情緒發泄的綠色通道。譬如,聘用第三方的咨詢機構,專門解決核心員工的“情緒危機”。
4.
形成命運共同體
為了組織利益而要求員工犧牲個人的利益是不可能持續的。因此,要想破除員工的“保姆”心態,就要將企業、老板和核心員工這三者共同“捆綁”到一條船上,變成一個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這可以考慮利用“在崗股”的利益分配模式,來實現彼此長期合作并全力以赴實現目標。
“在崗股”的含義是,只要員工在崗,每年都會根據企業效益進行利潤分紅和配股,但以任何原因離職,股權都會自動失效(離職時可以根據合作的年限,如3年、5年、10年等分階段計算在崗股折算現金的比例,并退還個人現金投入的部分),讓核心員工既有長期奮斗的動力,又有能解除后顧之憂的保障。
在崗股的另一層含義在于,一旦企業遇到風險,譬如現金流出現問題,如果每人投入10萬元就能避免自己的100萬元在崗股“打水漂”。權衡利弊后,這些核心員工可能就會主動選擇以小搏大。
心不在船上,就永遠不會全力以赴。因此“在崗股”必須有個人現金的投入,因為一個人投入后的心理會跟“白撿來”的完全不同。這也是讓職業經理先投資再授權,大多職業經理不肯的原因,因為要隨時準備“跑路”。
5.
值得為企業付出
要給員工敬業和奮斗的理由。這可以結合馬斯洛的五層需求理論,根據絕大多數核心員工所處的需求層級,制定整體的人力資源政策。
譬如,當核心員工大多處在3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等待每月的工資支付房貸時,企業對其講理想、成就與情懷就沒多大的作用了,他需要的是用工資解決明天的生活問題;
當面對的是一幫剛畢業不久,經濟壓力不大的群體時,你把待遇提得再高,只要缺少了人本關懷和自由奔放的空間,離職率照樣會居高不下;
當面對的是一些高能力、高薪的群體,如果他們缺少了能力發揮的平臺,不能獲得信任和成就感,離職也是遲早的事……
了解員工的想法,可以搭建以獎勵為主的合理化建議平臺,收集員工的意見,然后進行分類整理,主要分析、解決那20%的高價值員工的訴求。
6.
識別離職動態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員工的思想動態,作為主管要明察秋毫,一旦有離職動向,迅速采取彌補措施。
根據行為心理學,員工離職前會出現以下幾種預兆:
會議上沉默不語、征求意見時都說“行”、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然下降、工作效率變低、對團隊活動不感興趣、不愿接受新任務、工作紀律散漫、時常比較公司、經常抱怨和爭執、頻繁請假、詢問年終獎金和休假政策、打聽社保繳納時間、不時接聽私人電話、經常往家搬東西、催促報銷、集中歸還所借物品催繳自己借出物品等。
這16項行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想法萌生到正式決定,再到采取行動找好下家,最后到無法挽回。針對每種狀態,要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
7.
增加離職成本
一個人離職決策的過程,往往是一種收益與損失博弈的過程。
根據離職的可能性,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挽回的,一類是無法挽回的。
無法挽回的,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職業規劃或對企業沒有信心,已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此時的思想工作對他們毫無作用,這時最好的做法是做好離職訪談,通過他們離職的原因,深刻反思企業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對“猶豫型”的離職者就要讓他離職損失最大化,讓其望而卻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重構核心技術和管理崗薪酬體系。在設計核心崗位的薪酬體系時,可以將其薪酬分為三部分,當月薪酬+季度獎金+年終獎金。除了當月薪酬外,對季度和年度部分原則上滯后發放,或者將年底部分轉化為股份,利用在崗股進行制約。也就是一旦離職,之前所有非繳納現金部分的股份歸零,這種長期收益的損失,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
培訓投入金額化。將核心崗位的技能類培訓,轉化為企業的金額投入,每次培訓都入檔保留,并提前在合同中體現。一旦離職,這些投入將轉化為離職成本,同時在培訓協議中約定必要的服務年限。
建立福利依賴體系。完全靠高工資留人,是最無能的人資經理的懶辦法,薪資往往能上不能下,企業不堪負重,也很難永保第一。而福利的作用恰恰可以彌補員工的穩定心理,其作用不能激勵,但能“保障”。
因此,可以每月或階段性選擇不同的沖刺目標,獎品最好是員工日常的用品,譬如牙膏、牙刷、米面醋等,一旦形成依賴后突然中止,會讓其有很大的失落感。因為員工離職比較時,痛點對決策的影響會更大。
對離職者而言,收益最大的是進入同行業,這也會對原來從業的企業造成不小的麻煩。因此,讓離職后收益最小化的措施之一是競業限制,一旦進入同行業,付出的代價讓其望而卻步,從而收回跳槽的想法。
留人的道、術之用,存乎于心。取予之間,顯示出掌舵者的格局與大智慧。
東漢末期,有一個著名的學者、評論家名叫許劭,他不僅以才華出眾為人推崇,而且以評鑒世事聞名當世。
他在遠見卓識的《予學》中說,“人皆有圖也,先予后取,順人之愿,智者之智耳。”(人活在這世上,都是有追求和企圖的。先給予然后獲取,先順從他的心理愿望,這才是智者的智慧所在。)
“強者不予,得而復失。”(得勢的人不肯給予他人,目前的所得將來也會失去。)
但做企業并非是慈善機構,也不能一味遷就員工的高福利,既要“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又要量入為出,可方寸之間,又有幾個能像締造華為帝國的任正非拿捏得那么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