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畢業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已經收到了offer,有人才開始準備面試,有人接著上學,有人考研失利……最后一次散伙飯,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喝了些酒,平時不太熟的人在這離別的時候也湊在一起說著知心話。
有個女孩,在這一刻,顯得格外從容淡定。我湊到她跟前,想跟她做最后的告別。在我的印象里,她和別人不一樣,一直是個有主意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
“菁,你工作的事定了吧?你一直順順當當的……”我的言語之間滿是落寞之情。
她笑笑,跟我說:“很多事情,你得試試,后面的事情自然就順了。”
大一暑假的時候,班里只有她找了兼職,去超市促銷化妝品,一天80元。上班時,她幾乎要不停地跟別人打招呼、介紹產品、分析每個人的膚質,并給顧客推薦相應的產品。下班后,還得不斷地熟悉記憶自己促銷的產品特點、成分、適宜膚質,讀一些大眾心理學、人際關系之類的書,并及時總結與顧客溝通的經驗。而班里多數人一考完試就急著往家里跑,計劃著出去玩。
大二時,當同學們還在毫無知覺地逛街、化妝,打球、玩游戲的時候,她開始試著去各種培訓機構面試,答各種變態的筆試題,最終謀得一份助教的職位。日日辛苦,卻也學到不少。最后,她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做老師,就主動請辭了。
大三時,她擠進一家大企業,找了份月薪800元的實習工作,遠不如前兩年的收入豐厚。假期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坐公交車、倒地鐵再倒公交車去上班,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路上花費4個小時。開學時,她打算辭了工作。畢竟,在學校的時光已經不多了。她的直接上司卻有意挽留,并承諾開出實習工資的3倍薪酬。她如實告訴上司自己還有一些課要上,還得完成畢業論文,跟他計算了自己上班所要花費的時間,并表示愿意以后每個周末繼續做這份工作,只拿他開出薪資的一半即可。最后,她繼續做著這份工作。
“上大學的前三年里,我幾乎做什么事,都是跑著的,以至于到現在我都改不了這個習慣,只要是我還在路途中,我都在以一種很快的速度行進。”她說著這些,眼睛看向別處,倒不像是在跟我說話。
“我當時之所以同意接著做那份工作,是因為給我那份工作的人,曾經跟我說過這么一段話:有時候做事情不是單純為了做事情,而是為了自己。他當時負責招聘我,問我薪金要求,我跟他說2000元。他說他給不了我這么多薪水,但是希望我能想一想,我想得到什么,是2000塊錢,還是以后選擇職業的權利?后來,我就入職了,他說的話一直影響著我,讓我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可以不斷安慰自己。”她說著嘴角漸漸有了笑意,與我對視,我倆都笑了起來。
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為了求老師幫忙找工作而請吃飯的時候,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工作的事情四處活動的時候,很多人茫然四顧不知去向的時候,她手里的三方協議、檔案歸屬早都已經安排妥當。而很多學生畢業了,因為沒有實習過,找不到工作。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做一些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很多人會質疑,你為什么要做這些,簡直是浪費時間。其實我一直都在嘗試我不會的事情,可能回報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回報,但是人活著,不管你浪不浪費,時間總是在一直向前。你總得試試,試著做不同的事情,學到以前不會的東西。誰能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呢?”
是啊,你總得試試,如果你一直積極地為自己的生活爭取一切可能,又怎么會遇上“一畢業就失業”這種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