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多前,一部叫做《雅克庫斯托的水下世界(The Undersea World of Jacques Cousteau)》的紀錄片風靡美國。小男孩大衛埃文斯(David Evans)是這部紀錄片的忠實粉絲,那時起他就打定主意,以后要從事海洋生物學的工作。十幾年后,大衛以優異的成績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并選擇生物學作為專業方向。但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對生物學絲毫不感興趣,學業也一塌糊涂。大衛的同學和導師都勸他放棄,他卻要堅持當年的“初心”,繼續堅守。
堅持了兩年半之后,大衛終于放棄了抵抗。回頭總結時他發現,自己只是崇拜紀錄片里的雅克庫斯托,并不是喜歡海洋生物學;小時候的生物老師善于激發學生興趣,也讓大衛誤以為海洋生物學就是未來的事業方向。根據暢銷書《設計你人生:如何打造一個充實快樂的人生》(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的理論,“初心”可能會成為你人生的絆腳石。那位曾經堅守“初心”的大衛,正是這本書的作者之一。他主講的同名課程《設計你人生》是斯坦福大學最火爆的選修課之一,曾幫助上千名大學生、職場人、退休高管找到人生方向。
“在設計學的思維中,任何問題都不存在唯一最優解,因此設計師會盡量嘗試各種可能性,而不是被某個單一的答案困在原地。”比如,為了設計一款好看的手機,設計師會嘗試盡可能多的風格,最后優中選優。他們從來不相信一見鐘情,也絕不會從一而終。
某種程度上,這與人生很像。除非你嘗試了足夠多的可能性,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試錯更是必不可少。
設計師被認為是最有創意的一群人。但提出偉大創意之前,他們會生產無數個不著邊際的想法。因為創意的天敵是批判性思維,設計師會屏蔽掉批判性思維,把能想到的想法先列出來。同時,設計師會拒絕自己的第一直覺。因為人們最先得出的答案,往往是最顯而易見的(Suggest the Obvious First)。
設計師不會堅守這樣的“初心”,無論它看起來多么激動人心。放棄“初心”之后,大衛從生物系申請轉到了機械工程系。之后幾十年,他不僅學業有成,事業上也凱歌高奏——作為蘋果的早期員工,大衛領銜設計了蘋果第一款鼠標;之后,他還成為美國藝電公司(Electronic Arts)的聯合創始人。無論事業還是生活,他都幸福感極高。
所以,設計學思維是如何規劃人生的?
自我評估
在設計師眼中,定位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樣重要,而自我評估是定位問題的前提。根據本書的理論,人生可劃分為四大部分:
愛:親情、友情、愛情
玩樂:帶給你輕松和愉悅的活動,沒有競爭,不分勝負
工作:不僅是事業,你全職從事的一切事情都是工作(比如在家帶孩子)
健康:包括生理、思想、精神上的健康
把自己想象成一輛汽車,愛、玩樂、工作、健康是你儀表盤上最重要的四個指標。根據自身現狀,為四個指標客觀打分,測算你未來人生旅程的燃料是否夠用。比如,創業者的健康和玩樂指數普遍低下,但他們肩負經營公司的重任,生病幾乎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玩樂值低下意味著得不到放松,這樣的狀態也難以持久。這些正是你人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人生羅盤
評估了自身現狀,接下來要建立你的人生羅盤,它負責把握人生方向不偏航。具體包括:
事業觀
為什么你要工作?
從工作中想得到什么?
工作對于你的重要性?
工作與個人和社會的關系?
什么是好工作?
金錢與工作的關系?
個人成長、經驗、成就感與工作的關系?
人生觀
你為什么在這里?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是什么?
人生在家庭和國家中的位置?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
是否有超自然的力量影響你?
悲喜、公平、愛、和平對于生命的意義?
及時調整人生羅盤
你的事業觀和人生觀如何互補?
它們之間是否存在沖突?
事業觀和人生觀會互相驅動嗎?為什么?
根據作者的經驗,人生規劃的靈感和啟發往往來自于最后一組答案。如果事業觀和人生觀發生沖突,則意味著你的人生羅盤需要調整了,否則遲早會翻船。
當然,事業觀和人生觀也會隨著年歲和人生閱歷的增長而改變。作者建議,每年至少要完整回答一次以上所有問題,以便及時調整人生羅盤。如同身體每年需要體檢,汽車每年需要年檢,你的精神世界也同樣需要定期檢查。
路徑尋找
根據心理學家米哈里 · 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在心流(Flow)狀態下,人們會感到全情投入,內心清晰而篤定,忘卻時間和自我。
通常在從事感興趣事情的時候,人們會進入心流狀態。
人生規劃的最佳情況是,你的心流狀態持續不斷,且都是由你的工作引發。換句話說,是把工作變成享受。
如何找到心流狀態?作者介紹了一種叫做“愉悅日志(Good Time Journal)”的工具,可以詳細記錄工作與生活中引發你心流狀態的活動。
“愉悅日志”里有一張活動記錄表,記錄不同活動下你的投入狀態和精力消耗情況。
比如,寫文章和看書的時候你會全情投入,進入心流狀態;開會的時候你提不起精神,感覺身體被掏空... 這些都要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的周期至少持續三周。做完記錄之后,要找出哪些活動會讓你進入心流狀態,哪些活動最消耗你的精力,令你疲憊厭倦。
思維導圖
當你找出那些引發心流狀態的活動之后,可以通過思維導圖(Mind Mapping),進一步尋找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思維導圖的相關研究和論述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找張白紙,把你最感興趣的活動或關鍵詞寫在中間,然后逐層向外發散。
比如,你的關鍵詞是“戶外”,接下來可以發散到與戶外相關的關鍵詞,如“騎馬”、“海邊”、“樹林”等;“騎馬”可以再發散到下一層關鍵詞,如“馬場”、“馴馬師”等;接下來“馬場”又可以繼續發散到第四層關鍵詞。
從最初的關鍵詞開始,發散3-4層關鍵詞之后,便可重新審視你的思維導圖,看能否從中找到職業線索。
比如,從關鍵詞“戶外”可以層層發散到“馴馬師”、“潛水員”、“護林員”、“水手”等職業。
當你有了足夠的備選之后,便可以開始制訂你的“奧德賽計劃(Odyssey Plan)”了。
奧德賽計劃
“奧德賽計劃”即是設計你不同的人生版本——比如,通過使用之前的工具,你設計了自己最感興趣的三個人生版本:
版本1:成為硅谷互聯網公司的工程師;
版本2:到慈善機構當管理人員;
版本3:辭去一切職務,在家做全職太太。
不同版本的人生該如何選擇?這取決于你的:
資源:時間、金錢、技能、人脈
偏好:喜歡、一般、不喜歡
自信:是否有足夠信心
一致性:是否與你的事業觀和人生觀一致
比如,你對版本2的人生最感興趣,但你的人脈與資金儲備尚不足以支撐這個方向;你對版本1和版本3的興趣一般,但版本1可以為你積累資本和人脈,為版本2打下基礎。那么,版本1也許就是你未來五年最合適的人生方向。
上述的工具和方法,只是設計學思維規劃人生的極簡流程。
需要明確的是, 規劃人生并不是重新設計一個全新人生,它是在你現有人生的軌跡和基礎上,科學地調整和改進,以獲得更多增益。
人生也不存在唯一最優解,因此不可能被完美規劃。忘掉終點的目標,把精力集中在過程,為自己設計不同的可能性,不斷嘗試。
陸安琳(Alina Luk)是斯坦福大學的本科生,她從大一就開始選修“設計你人生”這門課。如果不是大衛的影響,她畢業后多半會加入硅谷的互聯網公司成為一名程序員,因為這是“最標準的人生路徑”。
按照書中的工具和方法,她設計了三種不同版本的人生。
畢業之后,陸安琳得到了谷歌的工作邀約,但她卻把這個機會暫時擱置,申請成為蘇世民學院的學者,到中國探索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現在,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滿足。
正如書中所說:最終你的人生只關乎一件事:幸福。但幸福不是擁有一切,而是放手那些你不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