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越來越窮,忙碌的人越來越忙的原因是什么?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3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遇到這樣的熟悉場面:快要交房租的時候,如果自己身上錢不夠,那么那幾天做任何事情,腦子里都有房租的影子,導致做事兒效率低下,與人交流容易發生問題;或者說工作太忙,今天還在趕明天的進度,明天趕今天的進度,工作非常努力,卻常常犯錯誤。
這兩種現象實在太普遍,不僅僅是在我們身邊,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在經歷這樣的遭遇。
貧窮的人到了月底付不起房租,他們就會向短期的貸款機構貸款。在他們心里,只要工資一發下來就可以償還貸款,即使某些貸款的利率高于銀行,但是在急需要錢的時候,他們的心里只有“誰能立刻給我一筆錢解決我的燃眉之急,利率好說。”久而久之,他們習慣了這樣向未來借貸的方式,而最終就會走向發下來的工資僅僅足夠償還利率,本金已經完全支付不了,也就是所謂的“越來越窮”,為什么他會這樣?
電影《火星救援》里也有這樣一個例子,當NASA開始不斷壓縮火星救援衛星項目的時間時,最后這顆衛星發射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沒有經過調試。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一種時間稀缺的狀態,時間稀缺導致的就是心態稀缺,NASA的領導層專注于要發射衛星,而忘記了調試是不能缺少的步驟。為什么他會這樣?
美國哈佛大學行為經濟學領頭人、終身教授塞德希爾在2013年出版的《稀缺》一書中用自己的實驗和分析闡述了以上事件的心理學動因。
他在書中告訴每一個類似這樣的人:
我們陷入了稀缺的困境。每個人一旦面臨稀缺狀態,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稀缺,我們都會走入“管窺”狀態,進而引發我們的稀缺心態,稀缺心態容易引發短視和向未來借債。最終我們陷入越來越窮,越來越忙的困境。
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用個人的理解來給每一個人闡述,在闡述之前,我需要解釋幾個我可能用到的名詞:
管窺:
在處于稀缺狀態下的人,容易對目前急需要處理的重要事情非常專注,而對其他事物持大部分忽略的狀態,這叫做“管窺”。管窺會給處于其中的人帶來高度的專注力,但是卻容易忽視其他事物。
心理帶寬:
也可以簡稱為帶寬,是對我們計算能力、關注能力、英明決策能力、堅持計劃能力和抵抗誘惑能力的綜合衡量。
余閑:
我們在擁有很大空間,不存在稀缺心態時的產物,也就是我們在資源豐富時進行資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好。現在我將會對“我們是怎樣變得越來越窮和越來越忙”闡述一些結論。
第一個結論:所有的糟糕狀態都是由于稀缺,稀缺導致每個人向未來借債,這將導致我們越來越糟。
舉個例子:你周一去上班,處理的第一件事情是上周的郵件以及上周沒有完成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專注于去做,完全忽視了今天要做的事兒。等到你處理完上周的事情后,你才想起今天有一個重要的事兒必須完成,你再一次提高專注力去完成。等到這兩件大事兒完成后,一天的時間完成了,你身心疲憊地發現今天還有一些小事兒沒有完成,但是心里告訴你:留在明天,今天已經很累了。
你聽從你的內心,把事情放在明天。
如此循環,外人看起來的你每天都是忙碌不堪,但實際上的你身心疲憊,感覺事情永遠沒有一個頭兒。也無法對事情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工作狀態也越來越糟。
第二個結論:貧窮和富裕的本質原因在于是否有余閑。長期處于稀缺狀態的窮人被消耗了大量帶寬,幾乎沒有余閑。
舉個例子:在實驗中的兩個小組,區別在于一組的經濟能力比較強,屬于富人組;一組屬于經濟能力比較弱,屬于窮人組。在邀請兩個小組進行智商測試之前,會告訴他們一個現象:如果你看上一件價值30美元的漂亮衣服,你打算買回家,你會去買嗎?然后開始智商測試,第一次測試結果發現窮人和富人幾乎沒有任何差別,他們都有非常認真的答題,得分也差不多。
在第二次進行這個實驗的時候,測試官在測試前僅僅是把30美元的衣服改成了300美元(對于窮人組來說就有了經濟壓力),測試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窮人的智商得分普遍比富人的智商得分低10-13分,在這個分數段,就已經足夠區分出普通、良好和優秀等級了。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原因在于當窮人面臨300美元的稀缺狀態的時候,在做智商測試的時候,其中一部分帶寬一直在憂慮這個問題,導致部分心理帶寬一直處于管窺狀態,從而沒法全身心進入智商測試中。而在第一組30美元的時候,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對于30美元都可以很輕松搞定,所以在智商測試環節的時候就可以專注于測試,得到的結果也相差無幾。
在沒有面對稀缺金錢的這個狀態下,所有人的決策能力都是如此得優秀。
另外:從這個實驗,以及長期的多項類似實驗也證明了一個結論:窮人窮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能力不夠和智商不夠,而是由于窮人長期出于稀缺狀態,導致沒法真正輕松愉悅地處理每一件事情。
第三個結論:長期處于稀缺狀態的人,也就是長期陷入管窺狀態的人,容易忽視身邊許多必將發生的事。
每個人都犯有嚴重的拖延癥,但是由于稀缺帶來的管窺狀態,對待未來可能發生的必然事件,將會一拖再拖,直到事件發生。
比如說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生病,因此在家里備上一些藥物或者存儲一筆醫藥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墒怯捎诟F人處于缺錢狀態,在今天掙了150元后,第一步是想著如何吃飽,緊接著是如何讓自己過得好一點,以及明天去哪里掙錢。他們也知道自己某一天一定會生病,也需要一筆錢來治病。但是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大部分人不會從150元里拿出20元作為醫藥的存儲,而是心理安慰自己:等到生病那天再說吧。
也就是說:處于稀缺狀態的人,將會過度關注當下能夠得到的利益刺激和回報,而對于所有未來能夠得到的回報視而不見。
再舉一個例子:在每一個城市的普通小鎮的商業街道上,都存在著很多街頭小販,他們一天的生意是這樣進行的:他們一天需要拿出1000元資本(假設的數目),然后去進貨,但是由于資本有限,他得準確估量今天能夠販賣多少,假設一天最終賣完后回收成本為1200元,那么今天就掙了200元。
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也是能夠讓人越來越富有,逃離貧窮的狀態。
事實上卻是這樣的,在印度,很多小販拿不出1000元,只能夠向私有的人借款,但是利息可能有50元,在一天的勞作后,即使收回了1200元,還掉本金和利息,也還有150元。稍微聰明一點的人都會認為:只要這個小販每天存下50元,那么20天后就能不用借錢,徹底走出借錢的這個坑。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還是得每天借錢,原因在于擁有了這些閑錢后,根本就沒法存起來,眼下發生的任何突發事件都得讓他們必須支出:如朋友家結婚,自己生病住院,走到某個商場附近想起答應了孩子很久要買的玩具。
所以他們一直在借錢還錢這個循環中反復受到折磨,無法走出貧窮。由于每天缺錢,他們只會關注當下能掙多少錢,而對于20天后不用借錢這種事兒,在心理上回報是不能夠和當下進行相比的。
好了,說了那么多,我想你也能夠理解為什么窮人越來越窮,忙碌的人越來越忙的原因了?
其實可以用一句簡潔的話來理解:人們長期處于稀缺狀態,過度占據了我們的心智,無法在很多事情上做出正確的抉擇。
那么如何逃離這種狀態?
答案只有一個:增加余閑。
自身幾乎是很難增加余閑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社會機構和其他人來幫忙。
比如公司CEO,長期在這個會議和另外一個會議中奔波,任何一個會議的延遲都會影響到下一個會議的進程,而公司CEO在延遲的進程中心理上早已脫離了這個環境,這個時候就需要助理來強制提醒,必須立刻結束會議。
如同減肥的人,每天憑借自己的毅力去減肥是很難的,你需要一個助理健身教練,每天都來提醒你。因為在一天的工作狀態以后,自己的心理帶寬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你需要休息來恢復。你的整個心理狀態就是想立刻回家休息,但是如果你的助理教練給你打電話:告訴你今天不來,你將會處于怎樣一個糟糕狀態,你一聽立刻關注了這件事兒,立刻分配給這事兒的注意力,欣然同意前往。
這件事兒也可以用在還錢上,如果你進行了一個分期購物,那么你最好選擇工資發下來自動還款,讓你毫無覺察這事兒。否則讓你自己自由去還款,那么你將會面臨時間還長呢,等到了時間再還款的自我強烈心理安慰。結果到了必須還款那天自己卻還不了了。
所以,我們常在生活這樣:提前多一些時間到車站坐車,提前一個小時到機場,盡可能給任何需要時間的事物給予充足的時間……這就是時間的余閑,有了余閑的時間,即使發生任何突發的以外,我們也可以用這些多余的時間輕松處理,而不會去慌張處理接下里的事物。
在金錢上,我們也要求有一定余閑,突發性沖動地購買一件衣服,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艱難。突發一場病,花費的金錢不會影響你恢復后的生活。
在工作上,我們也希望你不要一天到晚加班,有科學研究表明:一個星期工作5天40個小時要比一個星期工作6天50個小時更有效率。其實這件事兒每個人都能有切身理解,在你認真專注力很高地完成一件事情后,身心會非常疲憊,這個時候還去強制性加班,效率低下的同時,也會嚴重拖延任務進度,進而引發新的一輪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