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棋盤管理奧妙
來源:安慶招聘網
時間:2025-01-11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知己知彼
對圍棋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偉大的棋譜都是蓋世高手在殘酷的激戰中產生的。馬甲曾談過吳清源和木谷實的生死對決,主體也談過聶衛平和馬曉春的紋枰恩仇,現在看來主體和馬甲的這場大戰也遠沒有到了結的時候,因為兩人似乎一開始都低估了對手,相互交手都是用的花架子,沒有使上內力,看起來斗的熱鬧,其實都是花拳繡腿,這點雖然被一個叫“獨抱孤懷”的家伙一眼識破,但主體也沒有在意。只是當馬甲在本博的私下留言里說主體理論缺少的是身份辯識時,主體不得不意識到遇到的確實是高手,從此不敢再掉以輕心,也希望在這里的“博弈”中留下一些真正經典的東西。
一、從“普世哲學”到“實踐哲學”
馬甲說的沒錯,主流經濟學直到澤而騰和海薩尼才意識到身份辯識的重要性,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這就是主體此前一直批判的傳統哲學和經濟學都是“目中無人”的學問,即使有些理論打著“以人為本”的旗號,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研究人本身。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但是這些理論中所說的“人”都是無差別的抽象的“概念人”、“生物人”、“機械人”,而不是有情感和能力差異的實實在在的“具體人”,這樣的理論把人都裝入一個模子進行研究,然后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讓所有人都接受,哲學上這就叫“普世主義”。后現代主義哲學批判的就是這個東西,所以西方很多建立在后現代哲學基礎上的學說已經在規避這個缺陷,經濟學中對博弈論的研究就代表著這個趨勢。
那么主體管理學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主體管理學的思維方式是中國式思維,在中國傳統思維中從來就是將人區別對待的,比如儒家的因材施教,比如孫子的知己知彼,都是建立在“人是有差別的”這樣一個前提假設的基礎上的。
主體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說過:所有的博弈其實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判斷”之間的博弈,那么這里就存在一個“對自己的判斷”和“對對手的判斷”的問題,實際上正是孫子所說的“知己知彼”。所以,這里再提供一個模型,作為“知己知彼”的分析工具。
二、人分三六九等
我們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教育,因而從內心里對于將人分為三六九等非常反感,所以主體在這里對人進行分等分類,無疑會遭到很多人的鄙視,即使口頭不說,內心也會不服。好在主體本來就沒有打算要迎合所有人,也就不會過于考慮人們聽了受用還是不受用。
雖然我們不愿意承認,但是整個社會一直在自覺和不自覺地對人進行分等,最原始的分等依據是“體力”,即強者為王,人們崇拜的對象是孔武有力者,并且有各種各樣的“機制”來嘉獎“體力”過人者。
接著的分等標準是“智力”,人們開始了對“智者”的崇拜,西方有“哲學王”,中國有諸葛亮,而西方學界更是研究出了“智商”這樣一個衡量指標,曾經將高智商等同于成功。
后來發現光有智商還遠遠不夠,于是又有學者提出了“情商”,結果又風靡一時,認為情商高的人才能達致成功。
最近,同樣是《情商》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又推出了《社交商》,自然是認為“情商”也不足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仍在繼續探索決定人們成功的因素和衡量人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并不是主體看不起當代西方的一些社會科學學者,實在是因為他們的哲學修養和境界與他們的前輩相比差得太遠,更不用說與他們的老祖宗相比了。他們固執地認為現有的西方社會就是最完美的社會形式,從而堅持他們的工作就是對社會現象的簡單解釋,而缺乏一種徹底的批判精神和向其他民族優秀文化學習的境界。
因為在關于人的研究問題上馬斯洛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他在晚年通過對中國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已經建立了融合中西文化最高精髓的理論體系,只要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就會更快地接近真理,可是某些“流行派”學者為了迎合“西方中心主義”的世俗,固執地堅持著庸俗化道路。
更可怕地是我們國內的很多學者和媒體,盲目追逐西方的潮流,不僅背叛了我們自己的祖先,也是對西方最優秀文化傳統的背叛,這是一種雙重背叛,正是這種背叛使我們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我們現在不得不在近乎廢墟的基礎上來重建自己的家園。
為什么說馬斯洛接近了真理呢?
因為他提出了對成功的衡量標準就是“自我實現”,而自我實現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了自己想做而且能做的目標”。
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并不是看他與別人的簡單橫向對比,而是綜合考慮自己的欲望和能力的結果。
下面通過幾個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成功有哪幾種類型:
1.某個農民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設定為做一個最好的農民,于是他一輩子不斷琢磨農活,在地里精耕細作,種出的莊稼比別人的收成都要高,不僅受到別人的贊許,他自己也自得其樂。這是一種形式的成功。
2.另外一個農民則不甘心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他強烈地不滿足于現狀,堅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立志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同時正好社會的變遷又給他提供了機會,于是他拋掉鋤頭拿起武器,將社會上涌動的暗潮引導為現實的力量,完成了一次對既有社會結構的顛覆,自己不僅實現“九五之尊”的夢想,而且為自己的家族開辟了數百年的基業。
上述兩個例子都是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者,當然這種極端的情況非常少見,絕大多數人是從當兵的時候就夢想當元帥,最終元帥沒有當成,可能就是個團長、師長之類,應該算是局部的成功吧。而成功的程度表面看來取決于別人的評價和自我的肯定,實質上更主要的因素是取決于起點到終點之間的高差,高差越大成功的評價指標越高,不論別人的評價和自我評價,基本上都以此為標準。
所以,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就是:做成了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成功的標準更多的不是與別人的橫向對比,而是與自己的縱向對比。相應地,不成功的情況也就是“眼高手低,一事無成”、“心比天高,命如紙薄”之類。
我們進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這樣的成功標準實際上是由兩個指標的結合來實現的,即“想做什么事”和“能做什么事”,在主體管理學中將前者定義為“主體意識”,后者定義為“主體能力”,簡單解釋如下:
主體意識(含潛意識):主體對自己的欲望、需求、目的、設想等主觀意愿的認知,包括潛在意識。即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事。
主體能力(含潛能):主體對自己的素質、能力、資源、條件等客觀因素的認知,包括潛在能力。即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
三、雙指標系統的分析模型
我們用這兩個指標建立一個坐標系,就可以對“自己”和“對手”進行分析和判斷了。
1.對管理者的分析和判斷
簡要說明:
(1)曹操型領導:主體意識和和主體能力雙高,戰略能力和執行能力超強,自己既能制定戰略,又能執行戰略,基本上不需別人的輔佐。需要的只是參謀型人才,決策權和執行權都自己掌握。
(2)孫權型領導:執行能力超強,戰略能力偏弱,所以需要智囊型人才輔佐,如外事問周瑜,內事問魯肅。決策權部分授出,執行權基本自己控制。
(3)唐僧型領導:戰略能力超強,執行能力偏弱,所以需要執行能力超強的孫悟空的輔佐。領導者需要做的就是隨時糾正方向。
(4)劉備型領導:不甘居人下,但既缺乏戰略能力也缺乏執行能力,所以需要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既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又事必躬親地負責執行。領導者只需全面放權就行。
2.對被管理者的分析和判斷
(1)諸葛亮型員工: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都非常強,管理方式就是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2)孫悟空型員工:主體能力很強,但目的性比較差,隨意性較大,所以需要經常念念緊箍咒。培訓目標是提高其主體意識。
(3)馬謖型員工:主體意識很強,主體能力比較差,屬于眼高手低類型,避免授予實權。培訓目標是提高其主體能力。
(4)沙和尚型員工: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都比較弱,需要詳細地告訴他“做什么”和“如何做”。培訓目標是不斷提高其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
四、補充說明
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觀點,并對上文進行支持,這里特簡要說明一下本人對中西文化精髓的理解:
1.中國文化的精髓:實踐、務實、實事求是。所以中國傳統中很少純粹形而上的哲學和宗教,即使外來的宗教也世俗化了。可以說“哲學即生活”。
2.西方文化的精髓:不斷地建構和解構,建構才有積累,解構才有發展,兩者缺一不可,所以黑格爾的“辯證法”成為集大成者。因此我們在吸收西方文化中優秀“現成產品”的同時,千萬不可將“批判精神”丟掉。
五、案例
最后舉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案例:
瑞士,這個面積不到4.2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20萬的小國,已經有600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它周圍與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接壤,兩次世界大戰都免于戰禍。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夠保證瑞士“獨善其身”呢?
秘密在于瑞士“全民皆兵”,他們沒有打過仗的原因正是他們隨時都在準備打仗。在瑞士,無論是怎樣小的村莊,至少都有三樣東西:禮拜堂、咖啡店和打靶場。瑞士人的軍事知識非常普及,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皇威廉二世很想入侵瑞士,瑞士人知道了,就請他去參觀,等他親眼看到了以后,就決定取道比利時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曾三度準備入侵瑞士,可是最后都放棄了。因為按照德國人的計算,入侵瑞士至少要死傷100萬以上的德軍,實在是得不償失。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