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應屆生,大家在過年的時候有沒有面對過,父母或者親戚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出謀劃策”的情景?
面對這樣的情景,你會覺得尷尬還是有收獲?
“我真的超反感,當然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好,但真的讓我覺得壓力很大。”知乎上的一位網友如是說。
但另一邊,在職前菌的眾多同齡好友中,還有一些“特殊的粉絲”,他們是孩子們的父母。
職前菌經常碰到一些家長朋友們來詢問職業規劃的問題,或者一些家長朋友拿著孩子的簡歷來求點評。
一邊是為孩子的工作操碎了心的父母,一邊是倍感壓力的孩子。
這場求職后方拉鋸戰,到底該聽誰的?
觀點一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蘑菇燉小雞
“當初父母建議我畢業后考公務員,或者進國企,那時的自己只覺得想要去外面闖蕩一番,毅然決然去了魔都,結果努力了5年,感覺還是買不起一個平方,現在決定回家找一份工作了,但是現在的年齡好尷尬,大環境也不好,有點后悔沒聽父母的。”
@sunny
“畢業10年,苦逼審計,天天出差,個人問題沒有著落,跳槽不知道除了審計還能做什么,羨慕畢業后直接被安排到國企的同學,現在有錢有閑,工作之余還可以搞搞副業,慕了啊~”
觀點二
父母和我們不是一個時代,他們的經驗不適用
@小鎮做題人
“我覺得父母的成長環境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那個年代覺得不體面的工作,可能現在也不錯。但時代變了,很多事情他們也不了解,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機會那么多,但他們總覺得不穩定。”
@人間星光
“當初父母建議我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出發點就是將來找對象更容易,表示非常無語耶……難道我讀書的最終目的竟然是為了找對象?呵呵??”
@北冥有魚
“親戚們很喜歡對我的專業指手畫腳,但其他們并不懂啊,我就……很尷尬,一邊聽他們的教育,一邊給他們科普。”
作為職場老油條,職前菌認為,在找工作這件事上,家長方可以提出建議,但決策權還是要還給孩子。
“包辦”的結果就是巨嬰,從學校到職場,固然很難,但人生難的事又何止這一件,往后余生,只有更難,就像登山一樣,需要的是不斷征服向上,而個人的能力、價值也是在這個登山的過程中得到修煉與提高。即使在工作這件事上,家長幫忙解決了,以后的婚姻家庭問題,家長不可能永遠做那個兜底的人。
而我們也完全有必要聽聽父母的聲音,除了父母,家里比自己年長、在職場工作過幾年的親戚以及學長學姐和老師的建議,我們都需要聽一聽。
畢竟剛走出校門的我們,涉世未深,閱歷不夠,聽更多的故事,綜合更多的建議,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決問題、做出決策,不是更香嗎?!踩坑率也低!
但要注意
1、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肯定會有不一樣的聲音,不需要想著去說服對方,覺得對方正確或不正確,傾聽加上自己的思考即可。
2、如果自己想要的和家長希望的是同一個方向,借助家長或親戚的資源幫助自己更快找到職場位置,是很有必要的。
加油吧!準職場er~
Copyright C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皖江人才網
皖ICP備2021000074號
公安備案號:34080202000488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皖江大道77號紫峰大廈B座 EMAIL:admin@wjjob.com
ICP經營許可證:皖B2-20210254 人力資源證: X(2021)3408020007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