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一年后我才明白:99%的問題,都無法靠辭職解決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3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作家馬丁曾說:“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有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很多時候,我們敗給的不是生活,而是自己。
01
工作的真相
辭職很爽,但沒用
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2019年裸辭的那些人,現在都怎么樣了?
很多人以為,裸辭的人才是真的勇士,他們敢于反抗苦逼的工作,敢于追求想要的人生。
但現實往往卻截然相反。
網友@土味女青年分享了自己裸辭后的狀態:吃遍了外賣,體重直線上升。
沒了社交,對美也就沒了概念,素面朝天,蓬頭垢面,糟里糟蹋的樣子連照鏡子、自拍都免了,晚上借著取快遞才敢出門透透氣,因為天黑別人看不見自己的落魄。
不敢看水表電表余額,銀行卡里的錢也越來越少,整日為房租水電費發愁。
當初滿腔的熱血現在已經枯竭,越來越消極和懦弱,內心焦慮不安,失眠也成家常便飯。
無比懷念過去那個作息規律,充滿干勁,目標堅定,心無旁騖,順便瘦了二十斤,顏值在線的自己。
的確,在2019年經濟依然不景氣的情況下,身邊的大多數年輕人對自己薪資、工作環境也愈發不滿。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只要工作中遇到點不如意、不順心,就想一走了之,以為辭職就可以解決一切。
02
成年人世界潛規則
該奮斗的時候,別矯情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托德·卡什丹曾講過流沙生存指南:
假設你正巧陷入流沙之中,那么你應該停止掙扎,試著平躺下來,舒展四肢以增加與沙子的接觸面積;
保持這個姿勢,就有可能不會陷下去,而且還有可能像滾木頭一樣從流沙里滾出來。
但如果因為害怕而拼命掙扎或者試圖跳出來的話,人只會在流沙中越陷越深。
有研究表明,頻繁跳槽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對職場未知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情緒。
焦慮其實就像托德·卡什丹所講的流沙,跳槽非但不能使你從焦慮中解脫,反而越陷越深,最終導致自己無法適應職場。
梁文道在參加《圓桌派》時,就曾說起過這么一件事:
當時,梁文道專門安排了一個兩年換了5、6份工作的人,想知道他為什么每份工作都干不長。
結果發現,這個人根本就不適合工作。
記得朱軍在采訪劉若英的時候,曾問她:“為什么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不會氣急敗壞嗎?”
劉若英回答:“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學醫的后悔當醫生很累,學設計后悔要通宵熬夜,當老師的后悔要應付家長,學土木的后悔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
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扛住肩上應有的責任,一遇到問題就用辭職來逃避和麻痹自己,同樣的場景,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繼續上演。
只不過是由老板A換成老板B,再由老板B換成老板C。
03
99%的問題
都無法靠辭職解決
人在職場,99%的問題,都無法靠辭職解決。
作為一個普通人,既然辭職不能從根本上緩解焦慮,我們又該如何去爭取和奮斗屬于自己的生活?
1、正確認識焦慮:焦慮不是壞事
焦慮不是個例,在步入職場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感到一絲焦慮,這是我們沒有辦法避免的。
剛參加工作時,從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身份轉換讓我們措手不及。
工作3-5年時,來自同齡人的對比和婚戀的壓力又會讓我們陷入迷茫之中,質疑自己的職業選擇是否正確。
工作8-10年時,又因為工作時間太長,早已失去了當初的激情和動力,難保不會產生倦怠心理,加之晉升上的瓶頸,前有職場新人越來越強,后有子女教育、父母養老、房貸、車貸。
2、堅信自己,你總會不斷進步的
因為你相信什么,就會看見什么 。
只有明確了焦慮是職場的常態后,接下來,就需要樹立起戰勝焦慮的信心,一定要堅信自己。
在樹立信心之前,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焦慮?
其實,每一次焦慮的背后,都有兩個聲音在不停的吶喊:
1.我不行。
還沒有開始解決問題就先否定了自己,對自己喪失信心。
2.我不行的后果太嚴重,我自己無法承擔。
夸大犯錯的后果,導致我們在做每一件事前都戰戰兢兢,生怕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在明確了焦慮產生的原因之后,我們就要進行自我剖析,分析自己的優缺點。
遇到問題時有針對性的放大自己的優勢、淡化自己的弱勢,并不斷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從而增強戰勝問題的信心。
事實上,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對未來的自己有點信心,無論你相不相信,你總會持續學習的。
3、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因為“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無論是在上學時還是工作中,我們的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些人:別人熬夜準備考試,他們一天只學四五個小時,還總是名列前茅;
別人加班通宵趕方案,他們到點下班、絕不拖沓,還總能留住客戶;別人的職場要么迷茫要么疲憊,他們卻總是精神飽滿,還有時間健身、看書、甚至旅行……
究其原因,不是自己太愚笨,而是因為自己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只顧著埋頭努力。
卻忽略了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前提的,用對方法,努力會被放大,用錯方法,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