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亂了所有公司的復工節奏。
但生病歸生病,日子還是得過,中小老板的日子更加要過。
尤其互聯網行當,更加是爭分奪秒的世界,誰休息了誰等著被競爭對手干翻吧!
就這樣,我們就這樣開始了宅在家里辦公的日子。
看著別人這邊修bug邊洗澡洗衣服的場景,還真是既陌生又魔幻。
工作這么多年了,我從沒試過在家辦公,哪怕非典那陣子,也是大模大樣提著行李袋穿行出差于廣深線洶涌的人潮里面。
好吧,這幾天終于開始了我的“第一次”。
本來我以為,在家辦公,效果應該不咋樣吧,沒想到,只體驗了一天,我就喜歡上了這種工作方式。
在我看來,在家辦公不僅是工作環境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工作思維的轉變。
只有思維上更新迭代,才能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下面我給你分享一下,我對“在家辦公”的一些思考。
01、線上工作,
可能終結你和老板現在的關系
不少人覺得,“線上工作”是一種新奇的工作方式,但其實,這種方式在國外已經很成熟。
像Google、IBM、Facebook這樣的巨頭公司,都有遠程辦公的通道,員工每年都可以申請work at home一段時間。
Automattic更是將700個員工分布在62個國家地區,他家老板大方得體人見人愛到什么程度?哪怕你在星巴克辦公,咖啡還是他埋單!
為什么線上工作在國外這么流行呢?
首先,這樣可以省一筆場地的租金,Automattic甚至還把他們原來買下的辦公室給賣掉了。
其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將一部分業務外包出去,節省人力成本。
比如一家在硅谷的創業公司,想開辟一項新的業務,但公司內部沒有相關的人才,怎么辦呢?
完全可以將這項業務外包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專業人才,這樣既高效,又不用額外花費一筆人才培訓成本。
這對于我們職場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你可以想一下,現在互聯網技術這么發達,我們所有人,都在一個協作網絡之中。
如果你的工作技能和才華,只被你公司的老板看到,或者只局限在你所在的城市,那就太浪費了。
學會線上辦公,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到所有公司的業務協作中,用技能換取更大的價值。
馬云以前說過一句話:工資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買下你的時間,和買下你的才華。
但隨著互聯網發展,這種傳統的雇傭制必將慢慢被取替。
也就是說,這場不能預見的疫情,可能會成為“公司制”的終結者。
老板和員工之間,不再是傳統的雇傭關系,而是彼此的“合作關系”——員工成為U盤,隨時拔插在任何公司,人人都能成為個體戶。
以往你在公司工作多少小時,老板就給多少工資,劃水偷懶摸魚在所難免;
現在?
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老板就給多少“合作費用”,一個人活成一家公司成為了可能。
是啊,你是可以一邊干活一邊在線看劇啊……但是你那烏龜一樣的工作速度誰又看不清?
是啊,你是可以一邊打游戲,一邊寫程序,問題是有多少個Bug最后還是得自己修。
所以,這個時間段不再是“假裝很忙”可以搞定老板了,而是“忙出結果”才會有人給你買賬。
線上辦公,老板們也不用糟心了:這不是低效率的束縛,而是聰明人個人品牌開啟的出發點。
反正我就信奉一點:在家辦公偷懶的人,回到辦公室一樣摸魚。
在家能把事都辦得妥妥的人,別的不說,先可以炫耀的是自控力。
我敢悄悄預言一下,在未來,線上辦公不再是換一個地方這么簡單,而是實實在在的一項硬技能。
02、我為什么愛上在家辦公?
昨天上午9點,我們部門的負責人召集所有小伙伴,在微信群里開了個早會,每個人簡單說了一下自己今天要負責的具體工作,開始了在家辦公的模式。
整個會開下來,你猜要多久?
才不到10分鐘,可以說是很節省了。
要知道我們公司平時開早會,平均下來也要45分鐘。
不是說線下比線上的工作內容多多少,而是線下開會的話,面對面溝通,難免會聊到一些與工作內容無關的事情。
但在線上的話,不知道為啥,每個人都顯得很克制,說完今天的計劃之后,沒有一句廢話。
所以這是我喜歡在家辦公的第一點,高效。
進入辦公模式之后,我感覺自己比在公司時更專注。
你可能會感覺奇怪,在家辦公,沒有了同事和老板的監督,而且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怎么會更專注呢?
舉一個場景你就明白了。
比如在辦公室里,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工作做到一半,有同事讓我解答業務問題;
剛開始寫一篇報告,老板要我匯報工作進度。
完了,這事兒就擱在那了。再撿回來?10分鐘都找不到北!
這讓我內心特別不爽。
而且有時看到一些突發的新聞,同事們會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辦公室聊起來。
雖然我本身不太受外界的干擾,但其他人都在聊天,而你一個人在敲鍵盤,心思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在家就不同了。
沒有了物理騷擾,我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完全保持專注,完成度很高。
不想回答聊天的時候,選擇自動屏蔽聊天工具,專心做完一件事再慢慢處理聊天需求。
這真的不是一個爽字了得!
除了專注以外,我想更自由,應該是很多人喜歡在家辦公的理由。
像我平時上班的話,從家到地鐵站要坐公交,在地鐵上要擠1個小時,下了地鐵站還要步行去公司,整段路程算下來,要2個小時。
而這2個小時,我昨天用來給家里人做了早餐,還破天荒在瑜伽墊上做了晨練,做完之后精力滿滿,進入工作狀態也特別快。
不過,時間自由,工作自由,但是工作結果不自由。
在家辦公依然需要提交工作結果,匯報工作進度。在家摸魚?別傻了,你老板依然心如明鏡。
你積攢多年的工作效率、匯報技巧這時候終于有用武之地了。
再也不用因為攤上一個看見你不加班、不泡面不安心的老板,而被迫在屏幕前裝模作樣。
多少年了,我們都希望能做到“干完就提交”、“高效不加班”、“開會不啰嗦”、“聊天不跑題”……
然而,多少年了,這些事兒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疫情竟然幫我實現了多年的愿望。
就此,我深深感謝在家辦公的思維。也感恩愿意給我在家辦公的老板。
03、怎樣提高在家辦公效率?
據阿里釘釘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億人在家辦公,但怎么提高在家辦公效率呢?
是時候考驗你的自我管理了!而自我管理,又可以分成計劃管理、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
計劃管理
平時在公司,你可能沒有做計劃的習慣,但在家辦公,不做計劃你老板根本不知道你干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在家里,你跟同事和老板的溝通,就只能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沒有一個具體可行的計劃的話,你一天都可能陷入到“瞎忙”之中。
這里我給你提供一個“SMART”原則,用來做計劃管理最好用:
Specific:具體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實現的
Relevant:相關的
Time-Based:有時間限制的
比如你跟團隊開早會,一定要明確這幾點:
每名小伙伴具體負責的是什么任務?
工作成效用什么來衡量?(用什么形式?或者是用什么結果來體現?)
計劃多大可能實現?
每名小伙伴負責的工作是不是相關聯的?
計劃實行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是什么?這個過程中還有什么關鍵時間點?
每天上午做好計劃,晚上還要做一次復盤,分析計劃執行情況,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時間管理
當你把計劃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用好在家工作的時間,我這里說的時間,是指純工作的時間。
什么是純工作時間呢?就是你真正投入到工作的時間。
比如很多人在書桌前工作大半天,但可能實際工作的時間只有兩小時,因為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使大部分時間分散在手機、電視和吃喝上。
甚至有的人都沒有書桌,咋辦?看吧,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
比如孩子的小書桌,你終于可以霸氣占用一下了:
再不然,化妝凳也可以變身多功能:
空間不夠?衣柜來湊吧!
有了“書桌”之后,這時你需要一些工具來幫助你集中注意力,提升專注度。
我經常用的是“番茄時鐘”,指的是每工作25分鐘,就休息5分鐘。
在這25分鐘里面,你要保持專注,不能做其他事情。
我昨天用了一天之后發現,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耐不住性子,經常偷偷去看還剩幾分鐘就結束;
但經過幾個番茄時鐘之后,你會慢慢習慣這種專注的模式,有時還會產生一種“心流”狀態,忘記了時間流逝,全身心都投注在工作上。
精力管理
這在自我管理中,是一項最底層的能力。
為什么呢?
因為沒有了精力,你有再好的計劃和時間控制力,都完成不了。
那問題來了,怎么保證精力呢?
第一是把最難的事情安排在精力最好的時段做。
比如有人是百靈鳥,就千萬別考慮晚上寫文章,有人是貓頭鷹,大清晨的就別爬起來搞報告了。
第二是運動。
無論有多忙,每天抽時間在家里跟著Keep等工具健身1小時。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保證你一天工作不掉線。
第三是飲食。
精力管理專家認為,吃一些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還有多吃堅果、蔬果,會有效提高精力。
比如早餐的話,我會吃全麥面包+雞蛋+牛奶,搭配一杯蔬果汁和一小戳堅果。平時上班你沒時間做早餐,這會在家里辦公,你總有時間了吧。
老實說,在家辦公這件事,考驗的是人性。
如果你非要人鞭策才能把事兒干好,那一輩子大概都是在底層級別晃蕩了。
因為我堅信:只為老板的監督努力的人,永遠學不會為自己的前途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