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是門學問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4-12-27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業績縮水,池子也越來越小,魚太多了,養不了了。
一家僅有十名員工的咨詢公司正面臨著生存危機。
一大早,HR就被老板叫到辦公室,商討裁員的事項。
最后老板決定,裁員30%,
也就是由原來的十名員工減到七名員工。
“裁員這么多,是不是給留下的員工漲點工資?”
HR試探老板的口風。
“裁員就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
再說,現在業務這么少,
七個人干十個人的活兒,也沒太大的壓力?!?br />
老板自信滿滿地說。
HR不想反駁,裁員工作還沒結束,
HR率先遞交了辭職申請,
走之前留下最后一句話:
“有七個人干十個人的活兒的工資等著我呢?!?br />
辦公室里僅剩下老板尷尬而又禮貌的微笑。
01
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
自從有了互聯網經濟,實體經濟的日子就不太好過。
我們暫且把這個罪因歸責于互聯網吧。
但是更諷刺的是,
互聯網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于是,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
互聯網企業還是實體企業,
都紛紛舞起了裁員劍,以減少人力成本。
可是工作還得有人來做,如何讓更少的人做更多的工作,企業文化、勵志雞湯一地雞毛。
這時,一個公式橫空出世,
仿佛讓在黑暗中摸索的老板看到一絲光亮:
讓五個人干七個人的活兒,給他們發六個人的工資。
我想,上述咨詢公司的老板要是早點算明白這筆賬,
也不會被HR揶揄得說不出話來。
企業付相對少的工資,還讓員工干相對多的工作,
就像那句廣告詞: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共贏!
然而,總是有那么一群“杠精”出來挑事兒:
五個人干七個人的活兒,
這工作量到底是五個人的還是七個人的?
要本來就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企業為何不直接精兵簡政,何必繞這么大個彎彎?
要是七個人的工作量,五個人怎么做?
996?還是“差不多”就行?
如果五個員工通過996就能多干兩個人的工作,
怎么保質保量?
如果你的企業文化做得好,員工愿與企業共渡難關,
五個人能圓滿完成七個人的工作量,
那憑什么五個員工愿意拿六個人的工資,
而不是拿七個人的?
如果你的企業文化不僅做得好,
而且老板還特別有領袖魅力,
你的員工既忠誠能力又強,
五個人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七個人的工作量,
拿著六個人的工資還心甘情愿,
那么企業拿什么保障他們可以一直心甘情愿下去?
這么好的員工,會有更優秀的平臺愿意出更多的錢把他們挖走。
以一家木材加工廠為例。
該企業因業績增長乏力,利潤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集團董事會決定換掉銷售部經理。
新經理入職后,分析了一下內外部市場,覺得業績增長的可能性不太大。
于是向董事會建議壓縮人力成本,得到批準后就開始下達指標:各地經銷處的銷售員、客服、采購共計200人,改為150人編制。
減員后,對中層業務人員漲薪5%。安撫住已有員工,裁掉已去員工,經財務核算,這項舉措為公司帶來200萬凈利潤。集團董事會對新經理非常滿意。
好景不長,市場業務一再縮緊,銷量一降再降,多個經銷商紛紛對該木材廠家的后續服務表示不滿。
已經漲了薪水的各地經銷處負責人向總部抱屈: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呀!當時就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才裁的員,可是工作終究需要人來做。
最后總部和經銷處負責人達成一個臨時性共識:招聘兼職人員,比如臨時理貨員、臨時促銷員,這樣既不用承擔過多的成本,也能緩解燃眉之急。
可是年底一核算,人力成本不僅沒降,反而增加了。
更糟糕的是,由于臨時人員對業務不熟練,工作不穩定,導致服務質量大打折扣,最終業績還是大幅下滑。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說,
這樣的結果還不算是最糟糕的。
假設原來十個員工的平均工資是四千元,
你裁掉了三個員工,剩下七個員工,
每位員工現在的工資是五千元。
這七個員工要做十個員工的工作量,
原來需要支付四萬元,現在只需要支付三萬五千元,
你覺得賺了五千元。
可能一開始這七個員工會因為漲薪而高興,
也可以暫時性加班。
但是很快,這七個人忙不過來了,
而且這七個員工沒有競爭力了,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七個員工都做不完的工作,
企業更是不可能再辭退員工了。
沒辦法,企業只能又回到原點,再招三個人進來。
出于成本考慮,
往往后來的員工會比原來的員工薪水少一些,
假如還按每人四千元發放,
3×4000+7×5000=4.7萬元,
比之前十個人的成本高了七千元。
這還沒算上之前裁員的補償和新招聘產生的成本。
而最終的效果呢?
新員工由于薪水低,門檻也低,
于是之前的七個老員工往往容易以領導自居,
處處打壓新員工,
原來的扁平化的結構容易成為層級結構,
效率更不如人意。
老板會發現,越招人,人手越不夠,人力成本越高。
02
裁員是門學問
筆者從不否認,管理的核心是人,
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可是人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
是許多老板都不敢也不愿承認的事實:經營問題。
因為經營不好,無法吸引優秀的員工;
因為經營不好,員工在企業看不到希望;
因為經營不好,對員工的激勵只能是負向的;
因為經營不好,員工怕被追責而互相推諉。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遍的規律,
一旦企業的經營出問題了,
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基層員工。
比如近期的裁員信息:網約車鼻祖易到裁員數百人,
美國EA裁員350人,滴滴裁員數千人……
深入分析這些企業,都是由于經營問題引起的裁員風波。
一家迅速擴張的新零售企業HR說,
我們的業務是裂變式增長的,
因此我們每年都需要增加百分之三四十的員工。
換句話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大規模裁員一定是與當下的經營有關。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一篇文章《阿里巴巴張勇:管理就是把人當人看》。
的確,管理的前提是把人當人看,
既不是當作神仙也不是當作傻子。
人性總是趨利避害的,管理者不要希望員工會自動自發地工作,也不要指望員工會甘心為企業當牛做馬。
如果企業真的是經營出現問題,不得不裁員,
也請管理者先從自己的思維裁起,
要知道,員工裁掉了,再招回來,
可能又是一筆成本,甚至付出得更多。
第一,轉變思維。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控制成本、減少支出,
無非就是降低員工工資、裁員縮小規模、較少設備、
租用低價辦公樓等等,這是在做減法。
通過做減法來控制成本,減掉的不僅是成本,
同時也減掉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向心力,
減掉了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無限可能性。
顯然,減法式的成本控制已經不再適用了。
那么,我們不妨換個思維,試試加法式的成本控制。
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任正非
第二,做好裁員規劃。
即使企業到了不得不裁員的階段,
也一定要做好裁員規劃,避免可能產生的風險。
裁員目的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成的、
彼此相關且能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
而對于一些比較復雜或規模較大的裁員行動,
還要在總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分階段的目標,
以指導和控制每一階段的行動。
制訂賠償方案既要關注企業成本,
也要考慮到員工承受能力。
從企業成本的角度看,
當然是盡可能地節約,
但這與員工的心理恰恰是矛盾的:
企業對員工補償得越少,
員工失業過程中承受的心理壓力就越大。
雖然優厚的補償方案遠不能彌補員工在裁員中心理上受到的傷害,但企業有責任將這種傷害盡可能控制到最小。
分析裁員的可能效果。
規劃的最后工作是對裁員的可能效果進行分析。
效果分析中,
尤其要關注裁員可能帶來的負面風險和行為,
以及為可能的風險準備應對方案。
經驗表明,裁員可能會引致一些員工的過激行為,
如對執行人員的非禮和人身傷害,
到相關的主管部門、新聞機構或政府部門上訪、
游行等舉動。
為此,企業在進行裁員前最好對被裁員工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必要時可讓心理或管理方面的專業機構介入,
采用分批進行、心理輔導等相關方法,
以減少物理上的沖突。
第三,通過裁員激發內在動力。
除了業績衰敗,
企業并購和局部業務調整也是大部分公司裁員的要因。
即便企業因為業績不好裁員,
也并非像多數人想象的那樣,企業快要倒閉了,
而多半是企業為挽救下滑而采取的節省成本的正常措施。
因此,裁員并非是洪水猛獸,
對于裁員,尤其是大公司裁員,
國人應該有一個平和、理智的心態。
一個公司好壞的根本區別在于,
即使你被裁掉,
你還是很熱愛那個公司。
朗訊曾經裁員八萬人,
這一次裁員,朗訊投入了八十億美元善后。
員工離開朗訊除了獲得了一筆較為豐厚的補償金外,如果他在三個月內沒有找到新的工作崗位,
還可以享受朗訊提供的就業培訓。
這種做法,不僅安撫了被裁掉員工的情緒,
也讓繼續留在企業的員工定心。
即使有一天分手了,也是一段美好的過往。
再反觀一些企業,裁員就像丟掉一件舊衣服一樣,怎能讓員工不心寒?
美國通用電氣從上世紀末就接連賣掉與戰略方向不符、
不能排在所在行業第一或第二的業務板塊,
即使它還在賺錢,也會剝離。
而這樣的實例在歐美企業中不勝枚舉。
并且,對于多數企業來說,這些業務剝離與裁員,
往往不僅沒有讓歐美巨頭陷入危機,
反而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未來。
裁員不僅是對于企業戰略的拷問,
同樣是對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拷問。
如果管理者足夠篤定與堅信,
那么裁員潮也許正是助你輕裝上陣、再次出發的機會。
縱觀歷史長河,可以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有石油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當一些大事發生之時,經濟的發展會受影響,有短期波動,但一個鷂子翻身就接著往上走。你何嘗見過倒栽蔥式的陡然下滑?因此,聰明人會選擇做一個理性樂觀派,才能不負現在,不畏將來。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總之,企業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于經營。
管理是毒藥,經營是解藥。
企業的利潤應該是從市場上來,從創新中來,
從效率中來。
如果一個企業一門心思地想從員工身上盤剝利潤,
想讓馬兒跑得遠還不想讓馬兒吃草,
無論你的管理工具多么先進,
你的企業文化多么感人,員工也不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