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小路入職三年,脾氣雖有點兒急躁,但工作還算勤勉。
他近來悶悶不樂,總有意無意提起想辭職。我問出了什么事,他一臉委屈和困惑。
公司空缺了一個組長職位。他跟同事小李都努力爭取。
“新接了項目,小李說客戶的要求超出合約,拒絕合作。為此,我盡力服務客戶,連續加班三晚。”
但最后,客戶對小路加班結果的滿意,并沒有給他帶來升職。
“小李升了組長。我沒有獎勵不說,還被老板狠狠罵了一頓!說我沒有契約精神,壞了規矩,給公司帶來的潛在危害,比收益大得多。”
他很困惑,不是總說客戶至上么?為了提升客戶滿意度,自發加班怎么倒成了過錯?憑什么說我沒有契約精神?
我問他,你熬夜加班為客戶做的,不在合同約定范圍內?
他說不在。但如果不做,客戶會不高興啊。小李拒絕干活的時候,客戶就已經非常不滿了。再說,我也沒向公司額外要資源呀。
連續苦熬三晚,態度聽起來端正無比。
為提升客戶滿意度,理由聽起來正當無比。
沒問公司要任何支持,口吻聽起來孤勇無比。
……
但對不起,小路同學,我若是你老板,一樣得罵你。
一、給你一份盒飯錢,我要吃鮑翅參肚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說:顧客至上,必須以誠相待。我們不賺取暴利,但也絕不做虧本生意。
這句樸實無華的話,生動詮釋了契約精神的本質:公平、守信,達成共贏。
給多少錢,辦多少事,這是最實在的公平。
簽訂契約、按約履行、交付結果、支付酬勞,這是雙方的守信。
契約精神,不是甲方對乙方單方面的傾軋,也不是以乙方是否全力滿足甲方任何需求為評判。
小路的老板為何罵他沒有契約精神,壞了規矩?
說白了,他“過度交付”了。
因為怕得罪客戶,對合同以外的事,付出額外時間和精力成本去做,就叫過度交付。
換個場景,咱們能有更形象的體會。比如,去餐廳吃飯。
本來十元有十元的菜,百元有百元的菜。客戶給個盒飯的錢,卻讓你上鮑翅參肚。
你還加班加點,付出額外精力和財力去滿足要求。這是正確的么?
二、甲方的三種心態,沒法逐一照顧到
我工作十余年,一直的身份都是乙方,且始終負責一線交付工作。
我親歷過一個客戶。他曾指著我的鼻子說,我聽說你工資比我高三倍,我不把你當三個人使,心里不痛快!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甲方。很多甲方天然適合代言百事可樂。因為他們無比生動地詮釋了那句經典廣告詞: Ask for more。
為什么永不滿足,總是ask for more?個人淺見,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種心態:
我是金主爸爸,給錢了啊!給你們提點要求,難道不是應該的?
我就是試試,看看你們的底線到哪里。
我其實也不知道想要啥。不如你們多出幾版方案,多從幾個角度試試,到時,我自然就知道要哪一個了。
這三種情形,第一種,是極度強化的金主心態;第二種,是你退我就進的試探心理;第三種,是將他的無知轉嫁到你頭上的嫁禍思維。
無論碰上哪種,你以為額外過度交付,就能完美解決么?
顯然并不是。
負責任地說,你若真那么做了,才是兩頭不落好。
一方面,從人性角度,客戶會要得更多。另一方面,老板不會滿意。何況,你自己的精力也并非無窮無盡。
三、維護滿意度,不能靠縱容與無限允諾
我的前上司,在全國帶隊執行過百個大項目,對接過上千大小客戶,他曾說:沒有天生奸詐的甲方,他們事實上都是被乙方慣壞的。
每一個被慣壞的甲方背后,都一定有一個自作自受的乙方。
我自己就當過始作俑者。
那是我剛工作的第一年,第一次獨自被派到外地執行項目。與我對接的當地客戶X人不錯,客氣又友好。工作推進得非常順利。
熟識后,X開始給我提額外要求:能不能幫忙培訓他手下的人,能不能順便幫處理幾個新增的突發狀況,能不能多給些資料以供學習……
我那時沒有多少客戶應對經驗,出于某種特別想證明自己的心理,也沒給我師父打電話請教。
正如小路一樣,我唯一想的,就是客戶至上,我要維護客戶滿意度。于是,但有所求,一概答應。為了準備培訓課件、處理新增任務,我同樣也熬了好幾個晚上。
項目結束,X說不錯,專門請我吃了頓飯。
等我喜滋滋回到公司,打算向領導好好匯報我的輝煌首戰時,領導已先說,你小子闖禍了。
他把電腦屏幕轉向我,上面是一封投訴信。投訴人是X,投訴對象正是我。
X在郵件里說,我培訓了他的手下后,卻沒把完備的操作文檔留下,也沒特別說明風險。他的人進行實機操作,漏了某個步驟,導致網絡故障,影響了部分用戶體驗。
他在郵件末寫了嚴厲的措辭,大意是,不想教你可以直說,何必教一半來害人?我們將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
我愕然且憤怒,張口結舌想辯解,領導擺擺手說,我已派你師父去現場,你的過錯他要負責。
兩天后,師父搞定回來了,搖頭對我苦笑,你啊,把客戶都慣壞了。現在我一拒絕他們就說,那年輕人可啥都答應的,讓我再把你派回去。
領導也語重心長告誡我,沒什么可委屈的,你完全是自作自受。希望從此以后,你能牢牢記住這一課。
交付過度,無限抬高客戶期望,是最得不償失的事。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受累,還會連累其他同事和公司。況且做了那么多,客戶一樣可能不滿意,投訴你。
維護客戶滿意度,從來不等于縱容及無休止允諾。
四、按約交付的三個關鍵點
對于服務交付人員來說,該如何做,才能既維護好客戶滿意度,又不至于過度交付?
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著手:
其一,內部統一聲音
在公司內部,與交付人員矛盾最大的,往往是銷售。
銷售人員通常不懂技術,也不負責執行。但有時為了拿下訂單,難免會對客戶承諾一些不在合同條款內、卻仍要執行的事項。最終,服務交付者就變成了接盤俠。
過度交付的造成,很大可能源于銷售人員的“過度承諾”。
我待過的兩家大企業,為盡可能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都設立了一個機制叫“提前介入”。
顧名思義,即交付人員提前介入到合同談判中,與銷售一起研討細節并給出建議,最大化防止過度承諾的發生。
同時,交付人員平時多與銷售們搞好關系,溝通自然會順暢許多。
其二,具備客戶思維
一個合格的交付人員,是一絲不茍的執行者,但一個優秀的交付人員,是聰明的引導者。
我的前同事易工,就是后者。
客戶當時給他八項具體工作,并極不客氣表示,如果做不了就請回吧。
易工一看內容,全是“超綱”的,合同里一條都沒有。但他并未直接拒絕,而是站在客戶角度,開始逐點分析:
第1項好是好,就是工程太大,需要您們投入大量物資和人力,投入產出比可能有點低……
第2項是真好,但北上廣都沒做過呢,咱們確定要做小白鼠?
第3項也不錯,但咱關起門說句大實話,這不是您部門主導啊,即便做成了,您也不是最出彩的那個……
最終,客戶同意只執行第7項,其他都可以暫時放一放。
而第7項內容,是八條中實際工作量最少的。
項目做完后,客戶和易工建立了深厚的關系,專門給他發了表揚信,稱易工是他們公司所遇到的最好專家,下次項目還想邀請他負責。
易工的交付為什么能成功?
態度堅決,不卑不亢,而且有理有據。最重要的,是每一點分析都基于客戶角度出發,讓客戶相信,他確實在替他們考慮。
很多時候,客戶確實不清楚他們要什么。一個真正杰出的交付人員,一定是懂得化被動為主動,借由自己的專業引領客戶,最終互相成就。
其三,靈活把握灰度原則
灰度,是我在華為期間經常聽到的一個詞。
現實世界不是程序員的編程世界,并非除了0就是1。
超出界面的任何工作都拒絕么?這過于非黑即白了。
即便是到菜市場買菜,有時也會有意無意與小販討價還價。是缺那幾毛幾塊錢么?并不。也許享受的,是被尊重的感覺,是某種“占便宜”的心理和成就感。
客戶不也一樣么?合同都簽了,就想討個小彩頭有何不可?
事實上,若人力物力投入在可控范圍,有分寸感的承諾是可以的。因為這不失為拉近客戶關系最好的契機。
五
聰明的服務交付人員不是純粹的執行者,從來不該只知埋頭苦干。以適度可控的投入達成合同目標,才是專業的交付者應該嘗試達到的境界。
在商業日益繁盛的當下,幾乎每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里,都有一句“客戶至上”。所謂至上,不是慣壞他們,而是通過乙方的專業與共同的契約精神,令合作成功、共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