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經濟的寒冬來臨,讓企業膽戰心驚。企業要突圍,更多是通過組織管理的動作來調整姿勢。老板需要HR們做的,已經不再是循規蹈矩的選用育留,而是立竿見影地推動經營。
2018年,無疑是讓真正市場化的企業膽戰心驚的一年,
內需乏力、中美貿易戰、去杠桿、人口紅利持續消失……
無一不讓企業感覺到寒意。
經濟系統猶如一個生命體,始終有起起伏伏的規律,寒冬的來臨是必然的。
但真正長盛不衰的企業卻總有自己的一套來應對危機,
寒冬之下,他們能夠屏息呼吸,甚至能夠回馬一槍,開創新的格局。
事實上,除了在戰略層面的快刀斬亂麻,
優秀的企業在面對危機時,更多是通過組織管理的動作來調整姿勢。
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們(以下簡稱“HR”)會發現,
老板們突然對自己的工作提出了近乎“變態”的要求。
他們能夠感覺到——老板著急了。
老板需要HR們做的,已經不再是循規蹈矩的選用育留,而是立竿見影地推動經營。
HR們的工作方式需要改變,而以下5點,可能是突圍而出的機會。
1、精簡組織構架
這是從組織框架本身進行打磨。
一是縱向的管理層級。
過多的管理層級會阻礙業務溫度的傳遞,還會形成官僚,必須要減少。
這樣在客觀上會增加每個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寬,但這卻是有必要的。
正因為如此,美股市場上一旦出現CEO下臺后,
繼任者通常都會通過減少層級、推行扁平化的調整來取悅“華爾街(泛指資本市場)”。
一方面,這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工成本和周邊成本,
另一方面,這也可以讓企業更加敏捷,更能感知到市場的溫度。
二是橫向的專業分工。
一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組織,必然存在分工過細的現象,相信我,
這些地方(分工之間)都是部門墻、團隊墻、崗位墻,都是效率低下的源頭。
所以,企業需要在某些領域進行的專業“合工”,由一個任職者一站到底。
“合工”主要存在兩個空間:
其一是業務量不夠飽和的分工領域;
其二是時間窗口很小的戰略性領域,短期內需要用這種方式打穿部門墻(短期是有效的)。
三是簡化流程。
但這個方向可能需要特別謹慎,
一來,流程再造需要和組織結構調整配合,這是個系統工程。
否則流程變了組織沒變,相當于“大人穿小衣服”。
二來,流程再造必然會重組業務流,初期,效率會有下降,
而后緩慢爬坡,直到穿越了拐點,才會有井噴式的快速提升。
這不是任何企業都能夠承受的,尤其是在寒冬時期。
有人也許會問,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存在精簡組織結構的空間吧?
遺憾的是,在我的觀察視野內,絕大多數的企業在組織構架上都有冗余。
為什么呢?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把組織結構調整到業務動作和業務規模的前面,
道理很簡單,沒有機構沒有人員就沒法做事。
但是,業務動作和業務規模卻一定不會隨著組織結構的調整如約而至。
常見的現象是,組織結構調整了,大量員工的業務動作還是照舊,
而市場瞬息萬變,業務規模也很難精準預測。
更有意思的是,當這一切發生之后,企業卻有一種誤區,將這種狀態視為“磨合期”。
結果,一“磨合”就浪費了若干年的時間。
實際上,這更是一種組織設計上的惰性。
寒冬可不等人,老板們可能要更堅決,
“規定時間,規定資源,使用我提出的“最小可行團隊(Minimum Viable Team,MVT)”,
用結果說話,可能是驗證組織結構設計的有效標準。
從長遠來看,企業還是要形成平臺型組織。
這是最精簡的構架,組織內的各個功能模塊通過協同機制實現連接,
每個功能模塊都是“共用件”,大量復用。
所以,平臺型組織的人效一定是最高的,每個人都釋放了潛能,發揮了最大的價值。
但需要說明的,這就不僅僅是組織構架調整的問題,
還涉及到激勵機制的設計,甚至涉及到員工勝任力的重構。
這就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同樣不是寒冬里的企業都能承受的。
2、死守人效紅線
這是從組織框架的運行效果來打磨。
以前,盡管我一再大聲疾呼“人力資源效能”的重要性,
但在不少盈利性較好的土豪眼里,他們才不看重人工成本和相關周邊的小小支出。
有人甚至振振有詞,不花大價錢重倉人才,怎么可能有大回報?
“先有人再有業務,先有規模再有利潤”似乎也是應有之義。
表面看來,這種邏輯無比正確,實際上,這種邏輯卻是被濫用了。
秉持這種言論的老板,實際上是在用重倉人才的情懷掩飾自己在管理上的淺薄思考。
寒冬之下,必須守死效能紅線。
首先,應該形成效能地圖,將效能分級分類進行盤點,
下沉核算到每個組織單元。
所謂分級是按管理層級來分解;
所謂分類是指利潤中心、成本中心、費用中心,
甚至按照不同的部門條線來分解。
這種顆粒度的盤點可以形成一個類似“熱區圖”的呈現,
確保迅速找到“效能洼地”。
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該確保高效能的業務單元占絕大多數,
并迅速清理“效能洼地”。
清理的方式是用效能標準進行編制和人工成本的重新核定,
未能達到效能標準的超編部分和超額人工成本部分,
應該直接扣減,即縮編和縮減預算包。
當然,對于“效能洼地”應該分類看待:
某些業務單元是常年低人效,應該堅決清理;
而另一些業務單元則是處于試錯階段,是戰略級的嘗試,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容忍一定程度上低人效。
但后一類試錯型項目的范疇應該嚴格限制,非“戰略級”的嘗試要果斷放棄。
其實,這些業務在過去就該放棄,只不過經濟形勢會幫老板下這個決心而已。
對于低人效的業務單元的負責人,他們一定會反復強調自己的業務單元是“戰略級”的。
事實上,在他們的眼中,規模永遠大于效率,
因為規模代表他們的地盤、預算包、編制包……
他們甚至會反復主張效率即將出現爬升。
前兩年,在萬科實施跟投制度后,
一個省級公司的高管曾經向我埋怨這種制度嚴格控制了效率,
導致他們不敢拿“大地塊”,
而當我將這個觀點向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杰進行驗證時,
他卻回答:
“這就是我們公司導向的呀,公司要求效率,寧愿看到他們快進快出”。
說白了,業務單元的負責人始終擔心自己的地盤小了,追求規模而忽視效率,是他們的執念。
只有用人效這把利刀,才能切割掉這種執念,
讓他們對人員進行重新配置,將精兵放到高投產比上 。
寒冬之下,企業需要的規模是“有效規模”,需要的姿勢是“精實增長”。
3、執行人員汰換
一旦我們發現了“人效洼地”并決定縮編或縮減人工成本,就必然面臨人員汰換的問題。
根據一個團隊的結構,
高中低績效的員工分布比例總是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所以才有杰克韋爾奇用活力曲線來淘汰10%尾部員工的做法。
要有決心淘汰尾部員工,也要相信這種汰換傷不到業務的筋骨。
當然可以預判到的是,這類做法一定會招致業務單元負責人的強烈反對,
但這并不代表這類做法是錯誤的。
如果老板沒有壯士斷臂的勇氣,業務單元的負責人始終有“惰性”,
寧愿用一個不那么優秀的人,也不愿意去折騰“汰換”。
從結果上看,需要執行縮編或縮減人工成本的業務單元都是人效較差的(業績自然也差),
而人效優異的業務單元則相應獲得了豁免權,于情于理上都是站得住腳的。
畢竟,不能讓優秀的團隊強行淘汰嘛。
這里的陷阱有兩個:
一是在何種范圍內對員工進行評級。
員工處于不同工種、不同層級,如何拉通進行統一的評級呢?
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崗位序列(如技術序列、運營序列)和一定的職級范疇(如將兩、三個職級以內放入一個范疇),
確定一個人員評估的池子,而后再進行人員分級。
區分工種的意義在于,
讓同一賽道的員工進行PK,具有可比性,
淘汰之后的缺編崗位也可以進行內部調劑。
區分職級的意義在于,
一般企業的評價體系中,由于評價權在團隊一把手,
其當然更傾向于對身邊的人給出高評價。
所以,這種評價體系天然對于管理者就具有保護的傾向,
如果不加任何規則干預,最后的評價結果一定是管理者相對于基層員工獲得更好的評價。
言下之意,這個團隊的領導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都在執行層面,這顯然是有違常理的。
二是運用何種指標來對員工進行評價。
績效顯然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以結果論英雄”還是有公信力的。
但除此之外,
還應該考慮員工的能力(能力評估)和崗位匹配度(崗位評估),
如果能力不錯,崗位履職也兢兢業業,
那么一段時間的績效沒有輸出,有可能是客觀原因。
此時,就不應該“錯殺”。
當然,這里會反向拷問企業的績效、崗位、能力三大評估系統,
如果這三大系統缺位,就根本說不清楚“誰該留,誰該走”的問題。
事實上,直到這個時候,老板們才會發現人力資源基礎建設是多么的重要。
另需要提醒的是,
對于人工成本和人員編制,更大的縮減空間是在中層。
查爾斯·漢迪說,中層是“被烤熟的鴨”,其最容易成為隔熱層。
而流程再造的開創者哈默爾和錢皮則認為,
如果實施流程再造,會發現中層中有不少是不能產生任何價值的“外圍員工“。
說穿了,高層各管一個領域,高頻處理復雜工作,基層員工都被分到了業務上,
兩類人“行不行”都很明顯,但中層則是最容易產生“南郭先生”的地方。
在人才隊伍里,不僅要淘汰,還需要做置換。
在防守時(緊縮隊伍)還有進攻,回馬一槍,才是高手的姿勢。
其實,對于優秀的企業沒有寒冬不寒冬一說。
寒冬時,其他企業的編制縮緊,人才市場上自由流動的“大魚”更多了,
正是調整人才結構,低位建倉的大好機會。
4、調整薪酬模式
某種程度上,上述方案都會讓頭部人員承擔更大的工作量,
此時,一定要對薪酬模式有所調整,這樣才能體現公平性。
但這種調整不能落地到直接給這類人員高固薪,這又會是一場災難。
除此之外,企業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
在寒冬時期,也需要輕裝前行,保護好自己。
所以,調整薪酬模式,建立“安全線”,就成為必要的選擇。
這種調整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要調整固浮比,讓更多的浮動部分和市場業績聯動。
企業應該收縮固定支出部分,這里自然包括人工成本的固定部分。
請注意,這不是主張要為員工降薪,
而是主張消解固定薪酬的部分,而將浮動薪酬的部分做大。
這樣就能讓那些真正創造出市場業績的人獲得更大的好處,
這也應該是企業的導向(即使不在經濟寒冬的形式下)。
當企業想要往這個方向走時,就會再次發現自己的績效評估系統如此脆弱,員工的貢獻根本無法衡量。
相較起來,對于利潤中心尚且可以用這類方式調整薪酬,
對于成本中心和費用中心,這種方式就始終無法落地。
對于成本中心,核算其運作資源的效能,基于效能發放浮動薪酬。
舉例來說,采購應該核算“性價比”,
研發應該核算通過節點(gate)的時間和效果,生產應該核算“出成率”……
千萬要防止病急亂投醫,盲目引入阿米巴式的內部上下游核算,
這只會形成另一種內部博弈,因為上下游之間永遠不可能把帳算清楚。
對于費用中心(即后臺職能部門),分為兩類部門:
一類是基礎保障部門,這類部門只要控制其規模就可以減少支出,
或者也可以鎖死一個薪酬包,他們會自動減少人員編制;
另一類是人力、財務等掌控大資源的部門,
一定要將其浮動薪酬與大效能相聯動。
當然,這必然會為這類部門帶來壓力,
但問問現在的企業里,有幾個想明白的企業不讓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效負責?
二是要建立更有決心的超利分享機制,讓員工成為自己的CEO。
老板都愿意分增量,而不愿意分存量。
道理很簡單,存量的部分已經用工資覆蓋住了,憑什么要多拿出來分?
但如果員工能夠制造出增量,即使老板在增量中多出讓一些比例給員工,
最終的結果還是自己的蛋糕變大了。
所以,我建議老板們嘗試類似平臺型組織的激勵機制,
讓關鍵價值創造的角色“并聯劣后”,用對賭投入獲得超利分享的資格。
超利的起點線可以適當高一點,但給員工的分享比例也要高一點,
讓人家真正能夠得到當“合伙人”的感覺。
“固浮比”和“超利分享起點”就是企業的兩條安全線,
實際上,是在收縮固定人工成本基礎上做出更有激勵性的機制。
還是那句話,這種防守姿勢上的進攻,才是高手作為。
5、搭建立體人才倉
人才有不同的倉,我把一個企業的“人才倉”分為三個:
第一類是“領軍人才”,這類人才是各個戰略領域的大牛,
他們擁有卓越的能力和強大的意愿,他們回答“做什么,做得對不對”的問題。
有他們在,就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把事情做得不一樣。
某種程度上看,他們是績效的根本驅動因素。
這種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培訓對于這類人的作用是“長波”范圍內實現的。
第二類是“中堅人才”,這類人才是各個業務領域的中堅力量,
他們擁有業務領域的專業能力,在價值觀上也充分融入了企業,
他們回答“做了還是沒做”的問題。
這類人才是支持企業業務運作的關鍵,
他們將戰略層面的構想在業務領域進行了落地執行。
培訓對于這類人的作用是在“中波”范圍內實現的。
針對領軍人才和中堅人才,都是難以通過短期的培訓來改變的。
因為,他們長期以來的職場歷練形成了特有的思維模型,
不是誰都能隨便改變。
如果要有改變,
從培訓的導入到他們的行為模式的改變,就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且,越是高端的人才,越有此類特點,
他們的思維模型越“堅固”,沒有太大的塑造空間,
他們能用就能用,不能用就不能用。
所以,我不建議在寒冬期時,再大量進行此類人才的培訓。
但在寒冬之下,倒是有更大的機會招入高端人才,
所以,企業應該用“打獵”的心態伺機建倉。
極端點說,針對領軍人才,如果企業做好了準備,真的需要這類人才(好多企業連自己需要什么都沒有想清楚),
應該用“瘋狂的姿勢”搶奪人才,見一個,搶一個。
而對于中堅人才,則可以穩健一點,應該“掐尖”招入。
第三類是“工兵人才”,這類人才是企業內最微觀的細胞,
他們不承擔管理職責,而是從事具體的業務,他們回答“做得好不好”的問題。
這類人才可替代性強,但由于規模巨大且覆蓋了基層,其整體水平卻關系企業的運作效率。
他們身上的知識和技能并不復雜,可以進行快速萃取、編碼(Coding)、復制。
培訓對這類人有作用,而且作用是“短波”范圍內的。
寒冬時期,強化此類培訓可能一個提升人效的有效手段。
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寒冬也倒逼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式轉型。
我一直提到的觀點是,傳統教學式的培訓已經越來越無效,
企業的“培訓功能”應該轉型為“知識管理功能”。
具體來說,培訓管理者們(TD、LD崗位)應該成為“知識捕手”,
用框架方法快速萃取企業最佳實踐,將其編碼成為可傳播的知識,
方便組織內的員工隨需調用。
其實,這不僅僅是培訓領域的轉型,
面對高價從外部引入的領軍人才和中堅人才,
通過這種形式將其身上的知識萃取出來,沉淀為組織財富,
不僅是驗證其能力的方法,也是保護企業“人才投資”的手段。
這種方式我已經呼吁了太久,但做得到的企業只是鳳毛麟角。
過去,土豪企業們大可大手大腳,現在好了,寒冬會幫他們下決心。
最需要提醒的是,
對于人才培養,千萬不要有“全面提升人才隊伍”的奢望。
這是導致培訓工作隔靴搔癢,浪費成本的根本原因。
其實,時間有限、培訓資源有限,現在再加上了預算有限,企業能做的事情就那么多。
所以,一定要鎖定人才短板,給出有針對性的措施,要急功近利,要能夠立竿見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順風順水的生意誰都會做,但只有寒冬才能檢驗企業的成色。
對于好的企業來說,是沒有寒冬一說的,
他們總能穿越周期,甚至能夠利用寒冬實現在產業內的整合、清場;
但對于帶病發展的企業來說,寒冬就會成為一道坎,他們會轟然倒下。
至于那些處于進退之間的企業,他們首先需要在管理上做出改變。
其實,寒冬并不是壞事,寒冬可以孕育希望,守望春天,
寒冬可以逼出那種真正有潛力的好企業,逼他們進化、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