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出職場“舒適圈” 是傻瓜還是精英?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08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我們知道,企業家的視野、境界、思維模式和人文底蘊決定了企業發展最終能達到的高度?!笆孢m圈”這個詞,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提及。當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是應該跟隨變化,不斷走出舒適圈,將生命延至無限的可能性;還是讓自己待在熟悉的環境中,過舒服的日子?對于年輕的職業經理人而言,是否要沖出職場“舒適圈”,也一直是個永恒的職場命題。是否待在舒適圈,每個人、每個階段的選擇是不一樣的,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正向地追逐夢想、追逐舒適度。
職場
舒適“圈”之辯
舒適圈讓我們最舒服自在,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輕松自在,不易緊張。而我們中的多數人,可能早已習慣于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打轉。比如,具備一項很強的能力,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但懶得動腦學習此外的任何事,總想待在安逸的“舒適圈”中,一旦跳出這個界限,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就會變得無所適從,甚至四處碰壁。
待在舒適圈里,其實無可厚非,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追求舒適、逃避壓力,但如果因此就不敢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也就意味著無法發揮內在潛能。有一個關于“舒適圈”的理論是:“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br />
其實在自己的舒適圈里,也并不一定要混日子,你能完成本職工作并不意味著你做得足夠好,你可以用精益的思想努力把本職工作到精做專。日本、德國、意大利有眾多百年老品牌,雖然只有很小的規模,家族幾代人在手工作坊里只做單一的產品,如豆腐、宣紙、羊毛面料、鏍絲釘等,在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許多年輕的朋友,以為自己能力強,年輕有資本,一份工作做半年一年就想著跳槽換崗,美其名曰“鍛煉能力”、“體驗更加豐富的人生”。事實上,每一份工作,一般需要一年時間才剛剛掌握其工作能力,二年才能比較深入了解該工作與周圍其他崗位的協作關系,三年才能比較完美地勝任工作。所以,半年一年就主動跳槽的人,到工作5年后會發現,無論你投了多少家單位,你的簡歷永遠石沉大海,因為沒有一個企業敢用你這樣頻繁跳槽的人。俗話說:“出來混的遲早都要還!”就是這個道理。
什么人什么時間沖?
縱觀職場,能取得較大突破的成功人士,多數都是經過3-5年扎根本職工作,提升技術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厚積薄發后再沖出“舒適圈”,去新的平臺新的崗位應對新挑戰,不斷擴大人生的半徑。
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工作機會不一樣,某種程度上,舒適就像是自己的潛在直覺,它會在無形中向你透露出最佳答案;而且舒適圈也并非一天促成,它同樣需要時間打造,對部分不想脫離舒適圈的人來說,或許意味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并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成為團隊和組織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堅持以下三條:
1、多計劃,少隨波
有計劃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合理分配時間,提高效率,同時也為自己設置更加清楚的奮斗目標。從每天做什么到每年實現哪些目標,要考慮清楚有關自己理想職業的每一件事——從工作形式到工作環境,然后確定自己所追求職業的標準或目的。具體方法是,可把所追求的理想職業劃分成盡可能短的各階段。
如果你目前還是一名普通員工,你就必須尋找一條能幫助自己達到另一職位的晉升之路。你要找出你離那個崗位之間的差距,然后想辦法提升自己,找機會進修。同時找出妨礙你日后發展的不利因素。謹記,循序漸進是改變不稱心工作的最好方法。
2、承包工作,磨煉自己
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創業者,獨立承包了目前的工作崗位,你的上級是你的大客戶,為了滿足客戶所需,同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你的工作態度會跟以前完全不同。例如,你的工作是負責起草各種報告或文件,用詞造句你不會太仔細地斟酌,因為有你上司在背后幫你盯著,有問題他會修改,但對于一位獨立承包人,你應認識到,你使用的措辭技巧可能會開辟一個全新的銷售市場。這表面上是取悅你的上司,實際是把自己推到公司合伙人的地位。
3、積極主動尊重同事
工作中不可避免要與人打交道,如果你與周圍同事相處不好,也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滿意度。當你在電梯里對人微笑時,別人也會報以微笑,在辦公室也是如此。以禮相待是人的本性。如果你真誠地去改善關系,用一種積極方式與人交談,談些你喜歡的事,你的同事遲早會感受到這一點,至少你可能會找到與同事的某些共同點。
今天的環境跟前三十年有了很大不同,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城鄉差距顯著縮小,人們不再離鄉背井討生活,不需要為了生存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能活在自己的舒適圈里,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