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承認,不僅是職場,表面上看起來整個世界早已成為外向者的天下。但事實并非如此,內向者安靜的力量,更可能讓他們成為卓越的領導者。
“內”、“外”有別
“內向”與“外向”定義,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這也是心理學類型理論中最為著名的劃分方式。榮格認為,個體心理能量的活動傾向于外部環境,就是“外傾型”的人,他們重視外界,愛社交、活躍、開朗、易適應環境;心理能量的活動傾向于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他們更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常自我欣賞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而在凱因的定義中,內向者被認為更喜歡刺激較少的環境,并傾向于安靜專注,聽得多說得少,在開口之前會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場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堅定自信,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任務,表達自己的想法,反應迅速。在凱因看來,內向者回避社交并不是出于害羞或恐懼,他們只是單純地不喜歡而已。
對“內向者”的偏見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已經被“外向者”所占領——盡管其中有一部分是“偽裝”的。我們的文化也更加推崇性格外向的人,特別是職場中,“性格外向”、“開朗樂觀”、“擅長溝通”已經是對于每一個應聘者的基本要求。不過,一些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的情況,事實上并非如此。
通常我們以為:企業界崇尚極度自信,CEO們大多是控制力強、語言流利、說話鏗鏘有力的管理者。
事實上:內向的CEO比我們通常以為的要多,根據一項統計,美國40%的商業權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內向的人手里。
“內向”的潛在競爭力
更注重深度
內向型領導者追尋深度而非廣度,他們樂于向縱深挖掘,獲取他們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外向型領導相比,他們更加謹慎和細心,更容易把事情想得透徹并作出明智的決定,完成一件事后再繼續處理新問題和新點子。即使需要與他人交流,他們也更熱衷進行有意義的談話,認真地聆聽并提出有見地的解答,而不是無謂地閑聊。3lian.com/zl/轉載請保留
開口之前先思考
內向者極少會說出不靠譜的話,因為在開口之前,他們已經在腦海中完成了字斟句酌的工作,就如同書寫下來的文字報告一樣觀點清晰、用詞準確。 在和他人的溝通交談中,他們也會仔細思考對方的發言和評論,并且在思考之后才做出回應,因此在公司會議中,他們可以在一片嘈雜喧囂中保持清醒和冷靜,并做出判斷與回應。事實上,公司會議上最沉默的那個人,往往掌握著決策權。
孤獨帶來成效
有心理學家專門做過研究:喜歡單獨訓練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精湛技藝,這些技藝包括體育方面、樂器演奏,或是學生的課業考試等等。單獨訓練保證了在集體訓練時無法達到的練習強度,被訓練者的精神也更加集中,因此結論是:人在單獨工作時會更有成效,而那無疑是性格內向的人所喜歡的方式。此外,頭腦風暴并不是產生“好主意”的唯一的方式,獨立思考的效果有時候可能會更理想。
通常我們以為:開朗外向和情商高的人更容易獲得管理者職位。
實際上:研究表明,內向者也可以成為優秀的老板,無論作為管理者還是決策者。
內向型領導者的優勢
傾聽員工聲音
性格內向的領導者更善于傾聽,他們關注細節,并在傾聽中獲取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掌握公司的真實狀況,減少人力資源方面的成本。 比如,用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讓原本打算離職的重要員工改變主意。事實上,內向型領導者更善于領導主動型員工,傾聽并鼓勵員工實施自己的想法,他們所扮演的更多是調節者的角色,而不是外向型領導者常常扮演的決策者。
平和的自信
內向型領導者從來都是“忙而不亂”,他們的秘訣就在于有備而來。對于工作上的重要會議或演講,內向型領導者會早早開始策劃方案(甚至在方案A之外還準備好方案B),因此在重要場合下,他們總能保持心平氣和,沉穩持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干擾或影響。而領導者身上所展現出的這種持重、自信、平和的氣質,也為他們爭取到團隊成員的信任。
決策更加慎重
外向型領導者開朗自信、勇于進取的個性,一旦過度,就會給公司帶來麻煩 ,比如過度自信,可能讓他們在某些商業決策中做出錯誤的選擇。不僅如此,未來可能得到的豐厚回報會讓外向型領導者忽略其他風險信號,不顧一切地“向前沖”。而對于內向型領導者來說,他們的警覺性無疑更高,因此在決策時也會考慮更多,并更加慎重地做出決定。
“內向領導者”榜單
比爾·蓋茨:
童年的蓋茨并不愿意主動與人接觸,他不善于言談,喜歡獨處但并不在意別人的意見。比起與人相處,他更愛鉆研新技術。
沃倫·巴菲特:
全球著名投資商、“股神”巴菲特曾經是個內向的小孩,他能數小時沉迷在畫有火車模型的目錄中,或是很安靜地盯著一把母親給他的牙刷,一盯就是兩個小時。
奧巴馬:
成功顛覆了“害羞的人無法在政治選舉中取勝”的這一成見,喜歡獨處的奧巴馬從政前從事學術工作,工作履歷上都是偏內向的職業,此外他還喜歡寫作。
通常我們以為:社交能力對于領導者來說就像必須經常鍛煉身體那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