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職場人生當學荊棘鳥,薪水、職位、社會影響力都不發愁,這是針對個人。對一個集體而言,如果能有更多的荊棘鳥,老板也會樂開懷。
在南美洲有一種很特殊的鳥,它的名字叫“荊棘鳥”,因為它擅長在荊棘灌木叢中覓食,而羽毛又像燃燒的火焰般鮮艷,因此被稱為“荊棘鳥”。荊棘鳥的奇特就在于:它一生只唱一次歌。
從離開鳥巢開始,它便不停地執著地尋找荊棘樹。一旦找到了,它就把自己嬌小的身體,扎進一株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和著血和淚放聲歌唱。那凄美動人的歌聲,讓世間所有的聲音都相形失色。
一曲終了,荊棘鳥氣竭聲銷,這種以身殉歌的專注,確實令人感動。
德魯克一再教導我們,知識型員工的有效性秘訣便是“專注”。亦即專注于“要事第一”(First things first),尤其要以自己的所長,專注在公司最優先的工作項目上,以期為客戶作出貢獻。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自問:“我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們應該找出一件該做且值得做的事來,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就是“專注力”(Do one thing at a time)。
“專注力”包含了什么?
這是一種熱情的具體表現,是一種近乎瘋狂的熱愛。這種精神狀態是觸動人心、感人肺腑的源泉,也是一個人能力得以急速提升、潛力可以迅速激發的萬靈丹,更是促成組織變革的原動力,是發揮總體戰力的有力保證。
然而,僅有極少數的人能領悟個中奧秘。越早領悟者,就越早有機會成為有效領袖。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失敗者共同的特點就是“抱怨”,他們的生活里除了抱怨,還是抱怨。
抱怨者不成功,成功者不抱怨。失敗者身上共同缺少的就是“專注力”,就是熱情和瘋狂的投入度。或許他們的專注力用錯了地方,投入在抱怨里。
人是一種多用途的工具,易分散注意力,難怪連一代大師德魯克都自我省察。他曾寫道:
“只有像富勒和麥克盧漢(富勒是高能聚合幾何學大師,而麥克盧漢是電子媒體的玄學家)這樣一心一意地追求,才能真正有所成就。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樣,或許生活多彩,卻白白浪費青春。像富勒和麥克盧漢這樣的人,才可能讓他們的使命成真;而我們卻興趣太多,心有旁騖。我后來學到,要有成就,必須在使命感的驅使下‘從一而終’,把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
“富勒在荒野上待了四十年,連一個追隨者都沒有,然而他還是堅定地為自己的愿景貢獻一切;麥克盧漢花了二十五年的時間,追逐他的愿景,從不曾退縮。因此,時機成熟時,他們都獲得了相當大的影響力。然而,他們雖有所成就,但還是不算成功,很多像這樣的人留下的,只是荒漠中的白骨。其他像我們這樣有著很多興趣,而沒有單一使命的人,一定會失敗,而且對這個世界一點影響力都沒有。”
德魯克通過富勒和麥克盧漢這兩位荒野上的先知,來自我解剖、自我批判及自我省思,并且也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單一而堅定的具有使命感的道路”:
“荊棘鳥”既不要像富勒、麥克盧漢那樣,只有個人成就,卻談不上有重大的貢獻;更不要像德魯克一樣興趣過多,心有旁騖,對這個世界一點影響力也沒有。
像德魯克這樣高標準地看待自我、衡量他人,是一種知識分子的道德勇氣與自我醒悟,因為“能做好一件事,卻沒有用心地做好它”,是一種罪惡,是一種內心的自我譴責,充分地體現德魯克的一貫精神和行事風格。
但話說回來,以德魯克的聰明才智、博學多聞,若能堅持一輩子僅做一件事,其作為和貢獻,恐怕更不可同日而語,可惜為時已晚也。
因此,要有效地善用人的這種各方面的能力,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集中個人各方面的能力于一件事上,這就是專心致志,也就是專注力。
往往我們在工作時,卻想到哪里好玩,想去哪兒歡唱,因而常常心不在焉,分神分心,無法專注,以致工作不力,不是客戶不悅,就是老板傷心。
反之,在郊外游玩時,或處在歡樂狀態中時,腦中不時地回想工作時的不愉快經歷,就會導致暢快不起來,歡樂大打折扣。
想想我們小時候,上課時想著下課在操場玩,不專心聽課成績就不好;但等到了下課,玩的時候又擔心成績不好會被“修理”。最后就是成績差又沒玩到,兩頭落空。
常問自己:“我現在最該做的是什么?”
遇到一些困厄潦倒,大志難伸的朋友,我常提醒他,是不是少問了自己一句話:“我現在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一位在咖啡店工作的服務生,為了煮一杯清醇可口、垂涎欲滴的咖啡,她若自問:“我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隨即答案十分明顯,專注、專注、再專注地煮一杯很棒的咖啡,讓客人流連忘返,喝到世上最美的咖啡,就能贏得客人的贊賞與尊敬。
一位美發設計師,在為客人服務時,心中若浮現這句話:“我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她會立即拿起一支筆,在大鏡上畫出客人的頭形輪廓,以簡捷有力的線條,勾畫出客人美麗動人的新造型,使客人感受到尊重。
當亮麗出眾、賞心悅目的新發型被修剪出來后,必能贏得客戶的賞識與喝彩。
一位老師在授課時,內心若想著:“我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這樣的聲音就會不停地催促她、提醒她,使她專注、專注、再專注于為學生能做的是什么?他們個人的強項是什么?長處在哪?才華又是什么?并為他們立下短期與長期的目標,好讓他們更上一層樓。
接著,她還要再針對每個學生的弱項、短處提出對策,使他們在發揮自己的長處時,不至于受到短處的牽制、弱項的掣肘。最終,學生可從自己的表現中獲得回饋,進而培養他們的自律、自我引導的能力。
每個學生都能建立自信心,養成對自我高度期許的習慣,用高標準看待自己的心智,成為一位對未來社會有用的人才。
這就是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的價值所在。
本文摘自詹文明著《德魯克黃金筆記》